2016年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894新闻业务(含采、写、编)之《新闻采访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1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十比一”原则
【答案】“十比一”原则是指“每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准备十分钟。”即如果采访要进行一个小时,那么记者就要做十个小时的访前准备。“十比一”原则充分表明西方记者对访前准备的重视。当然,不同的记者在不同的采访中有着不同的情况,“十比一”原则不应当成为教条,而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2. 新闻娱乐化
【答案】新闻娱乐化是指新闻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即“硬新闻软着陆”。娱乐性节目比例大量增加,严肃新闻节目的比例下降,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 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又由于网络传播具有数字化、全球化、即时性、互动性、信息海量等优势,网络媒体己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新闻娱乐化现象的三点特征:一是内容上注重软性新闻,二是着力挖掘硬新闻中的娱乐性因素,三是形式上强调吸引力。
3. 纵式结构
【答案】纵式结构又称时间顺序式结构,是一种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的方式。在这类通讯中,新闻事实(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地得到展示。时间的线性流动,串起了新闻事实(事件)的整个过程。线索单一、顺序推进,因而条理清楚; 但给人的感觉是单调、缺少起伏,受众难以保持长时间的阅读兴趣。
4. 隐匿性观察
【答案】隐匿性观察,又称参加性匿名观察,是指记者不公开自己的身份,像微服私访那样去观察。在这种观察中,记者要变成被观察的某个现场或群体中的普通一员,直接参与其中的活动,以便在观察到一些真实情况后,再作决定。在这种观察中,被观察对象往往会不做任何掩饰,把一切问题暴露在记者面前。采取这种观察方式所获得的材料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5. 新闻敏感
【答案】新闻敏感又称“新闻嗅觉’,、“新闻鼻”,是指新闻工作者发现新闻的一种能力,也是衡
第 1 页,共 7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