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经济改革和开放的进一步加强,英语在文化交流,商业贸易和技术合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却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相关知识输入有限,学生文化意识薄弱,因此,他们不能流利地使用英语,也不能恰当地用英语进行交际。阅读课上,大量的时间花在反复讲解单词和操练语法上,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能适应大学的教学也不能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 按照Chomsky(1965)的“先天假说”,人生而具有语言习得机制,语言输入能够激活语言习得机制并且使之发挥作用。Krashen(1985)认为只有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语言习得才会发生。同时Krashen又指出,如果学习者接受到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他就会获得必要的语法。因此,教师不必刻意去教语言发展自然途径中的下一个语言结构,只要学生接受到足够数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这些结构就能自动获得。这就是说,语言教师的最大职责是让学生接受尽可能多的语言输入。Krashen和Terre1(1983)建议把阅读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输入的主要来源之一。Krashen(1989)也宣称,阅读技能的提高是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的。阅读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语言输入。它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初级的解码阶段和高级的理解阶段。实际上高中学生已经超越了第一阶段,他们需要广泛阅读,理解文章的主旨意义。泛读有补充精读的作用。如果学生不大量阅读,很可能陷入恶性循环。高中学生需要泛读来发展综合阅读能力。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2000)要求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新的英语课程标准(2001)也明确规定,高中阶段,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最近的一次阅读情况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词汇量少,阅读速度慢,文化意识薄弱,英语学习兴趣不大,几乎所有学生都希望老师指导他们大量阅读。有些学生对如何开展泛读教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还有学生甚至描绘了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泛读课。 作者建议开设高中英语泛读课来帮助学生获得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以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泛读课程的目标在于(1)扩大词汇量,(2)发展阅读能力,(3)巩固精读知识,(4)培养阅读兴趣,(5)形成阅读习惯,(6)增强文化意识。开设泛读课程需要教师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如素质教育,学生主体,发展语言交际能力等等。合适的教材是泛读教学成功的前提。泛读材料应该是粗调的语言输入,语言既真实又可理解,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包装精美。由于泛读被安排在课堂,所以应有定期的课时确保教师进行泛读教学。在目前的教学条件下,每周一节泛读课是可行的。 阅读训练主要是在泛读课上进行的。首先,教师应使学生摆脱不良阅读习惯如唇动,手指和回视,然后,反复训练必要的阅读技巧,最终提高阅读理解力。预测是理解整篇文章的手段;其次,学生应该学会根据构词法,词语搭配和上下文猜测生词的含义;还有,阅读理解的主要障碍在于文化意识薄弱,教师需教授学生恰当的文化知识;最后,应提倡“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培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教师还应遵守下列原则:(1)积极阅读;(2)激励学生:(3)注重内容(4)任务与话题相配;(5)培养自读能力;(6)阶段侧重。新的英语课程标准(2001)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建立在Krashcn(1985)的输入假说和Long(1983)的互动假说的基础上,强调交际过程中语言的双向交流。Skehan(1998)对任务有如下描述:意义优先、任务完成为主、评价基于任务完成与否。这种模式有助于泛读目标的实现,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泛读教学中可分为三步──呈现任务,完成任务,分析完成的任务。作者举例说明了该模式在泛读课上的具体运用。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而泛读量大,所以课外泛读应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他们喜爱的读物、建立班级书柜、制定借阅制度。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应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学习兴趣并提高阅读能力。 评价是泛读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保证泛读课程目标的实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可使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相统一。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评价客体变为主体,它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协同努力。使用形成性评价时,教师要采用合适的评价手段,强调学生的个体学习风格。教师应该密切关注评价结果,并以此指导泛读教学。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也可以衡量教学效果。与形成性评价不同,终结性评价主要采用测试的形式。成绩测试可用来检测泛读情况。语言测试的质量取决于效度和信度。泛读测试应具有表面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经验效度。教师应该通过设计较多的题项,清楚的答题说明和详细的评分规则等来提高泛读测试的信度。泛读测试的关键是阅读技巧和阅读理解力。阅读理解力一般分为五个等级即(1)字面理解、(2))知理解、(3))断理解、(4)评价理解和(5)欣赏理解。考虑到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2)、(3)、(4)应为测试重点。阅读材料的选择应与课业中所学相近。取材的长度与难度成反比,但总体上应与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当。判断正误,多项选择,完型填空,略读和检索读都是泛读测试的出题技巧。 泛读课程是建立在经典的语言学基础上的,它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它会给中学英语教学增添生机活力。作者希望泛读课能够切实贯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