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南大学人文学院710中国文学基础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歌剧

【答案】新歌剧是“五四”以来逐渐发展形成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综合了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戏剧形式。它借鉴西洋歌剧的形式,又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包括秧歌、戏曲等)的某些手法,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新型剧式。为了与我国传统的歌剧一一戏曲相区别,通常称作新歌剧。代表作有《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等。

2. 《且介亭杂文》

【答案】《且介亭杂文》是鲁迅创作的一部杂文集,收录其1934年所作杂文三十七篇,1935年末编集时所作序言一篇、附记一篇。书名中“且介亭”意指作者居于“半租界”地区。作者自谓本书“是我在去年一年中,在宫民的明明暗暗,软软硬硬的围剿‘杂文’的笔和刀下的结集”,“当然不敢说是诗史,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可以说,《且介亭杂文》是鲁迅杂文成熟期的力作,代表了中国现代杂文的最高成就。

3. 新感觉派小说

【答案】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新感觉主义产生于日本,强调直觉和主观感受,力图把主观感觉、印象渗透融合到客体描写中去,以快速节奏和特殊手法表现现代大都市生活。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刘呐鸥最先向国内介绍该派小说,并开始采用新感觉派的手法创作小说。此后,穆时英、施蛰存等人也自觉探索中国新感觉派的创作道路。1932年5月《现代》杂志创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的形成。代表作品有刘呐鸥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和穆时英的短篇小说集《公墓》《白金女体塑像》《圣处女的感情》等。

4. 熊佛西

【答案】熊佛西是中国话剧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一生创作了27部多幕剧和16部独幕剧,代表剧作有《赛金花》《上海滩的春天》等。对于戏剧教育,他一贯主张“教育民主”、“学术自由”,坚持“戏剧教学不能拘束于课堂,必须通过舞台实践”。此外,熊佛西提倡戏剧大众化,立足于农村,注目于农民。为此,他进行了戏剧大众化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效。

5. 都市风景线

【答案】《都市风景线》是我国第一本较多的采用现代派手法进行创作的短篇小说集,由刘呐鸥创作,属于新感觉派小说集。《都市风景线》将30年代上海刚形成的现代生活和男女社交情爱场景尽情容纳,作者以其对都市生活的敏感,描绘了都市的赛马场、夜总会、影院、茶馆、富家别墅、海滨浴场等色彩斑斓的场景,也刻画了舞女、少爷、小姐、交际花、娇头、资本家、小职

员等各式各样的人物,并以急骤的节奏,跳荡的结构,活灵活现地显现出剥削阶级糜烂生活的剪影。《残留》《风景》为小说集的代表,多用意识流,重视感觉体验。《都市风景线》也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作品集,其现代试验在19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得到回响。

6. 激流三部曲

【答案】《激流三部曲》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巴金的早期代表作。包括《家》《春》《秋》二部连续性的长篇小说,其中《家》的艺术成就最高。《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最鲜明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起着巨大的作用。《激流三部曲》不仅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罪恶和腐败、倾轧和迫害,还表现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斗争,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他们叛逆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动。

7. 《汉园集》诗人

【答案】《汉园集》诗人是指中国现代派诗群中三位杰出的现代主义代表诗人:卞之琳、何其芳和李广田。1936年,汉园三诗人出版了合集《汉园集》,内收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因此而得名。他们注重以诗歌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 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 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从诗歌流派整体分类上看,汉园尸诗人属于中国现代派诗群。

8. 穆旦

【答案】穆旦原名查良铮,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他不仅在诗的思维、诗的艺术现代化,而且在诗的语言上的现代化方面,都跨出了在现代新诗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成为“中国诗歌现代化”历程中的一个带有标志性的诗人,为新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0世纪50年代起,穆旦开始从事外国诗歌的翻译工作,代表译作有普希金的《波尔塔瓦》《青铜骑士》,雪莱的《云雀》《雪莱抒清诗选》,拜伦的《唐磺》等。

二、填空题

9. 曹禺的成名作是____。

【答案】《雷雨》

【解析】曹禺一生创作甚多,他在大学期间创作的《雷雨》一剧是其处女作,也是成名作,这部剧奠定了曹禺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戏剧史上的地位。

10.《阿Q 正传》最初在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的____上连载,署名____。

【答案】《晨报副刊》; 巴人

【解析】《阿Q 正传》是鲁迅小说代表作,写于1921-1922年,文章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阿Q 正传》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它是鲁迅惟一的一部中篇小说,共九章,采用章回体的形式写成。《阿Q 正传》中的人物有赵太爷、阿Q 、吴妈、假洋鬼子、王胡、小D 等。

11.后期新月派诗人特别强调____以区别同时期中国诗歌会诗人对外部世界的叙事的偏重。

【答案】抒情诗的创造

【解析】后期新月派是前期新月派的继续与发展,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及1931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特别强调抒情诗的创造,往往通过暗示和象征构成隐晦的艺术境界。

12.周作人称____创作的小说《玉梨魂》为“鸳鸯蝴蝶派祖师”,张恨水的长篇小说____被人称为“民国《红楼梦》”。

【答案】徐枕亚; 《金粉世家》

【解析】徐枕亚是近现代小说家,《玉梨魂》是其代表作。其小说不仅以哀感顽艳著称,而且也以骄四俪六之文体为其显著特点,对鸳鸯蝴蝶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从而使徐枕亚成为“鸳鸯蝴蝶派祖师”; 《金粉世家》是张恨水早期新闻生涯积累的生活素材的一次喷发,以一个豪门弃妇为贯穿线索,描写平民女子冷清秋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国务总理金锉的小儿子金燕西从恋爱、结婚到婚变、出走的悲剧过程,被人称为“民国《红楼梦》”。

13.表现湖南闭塞农村生活的小说《怂恿》的作者是____。

【答案】彭家煌

【解析】彭家煌的小说《怂恿》通过展示乡村宗族间最为常态的矛盾,着力批判封建传统思想和文化,体现作者呼唤国民改造的人文关怀。小说采取传统结构、运用洞庭乡语,形成轻松活泼而又凝重隽永的风格,平淡中见厚重,是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的优秀之作。

14.对小说的讽刺艺术多有贡献的____,他的代表作品有《皮带》等。

【答案】张天翼

【解析】张天翼是“左联”优秀的讽刺小说家,他的短篇《包氏父子》《笑》《脊背与奶子》《出走以后》《同乡们》,中篇《万仞约》《清明时节》等一大批讽刺小说的产生,标志着他的创作的大转机,即讽刺艺术个性的形成。他由此提出了反虚伪、反庸俗、反仿徨的基本讽刺主题,以及三类讽刺性人物:虚伪、狡诈的地主官僚形象; 动摇、庸俗的小知识分子、小公务员、小市民形象:愚昧不幸的城乡底层人民形象。

15.1899年,____在文____中,发出了“诗界革命”和“文界革命”的号召。

【答案】梁启超; 《夏威夷游记》

【解析】《夏威夷游记》是梁启超在1899冬赴美途中所作的日记,其中谈到“诗界革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