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2
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13
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25
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36
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48
一、名词解释
1. 天京变乱
【答案】天京变乱是指清代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事件。1856年,太平军先后击溃江北、江南大营,天京周围的紧急形势暂时解除。杨秀清乘机进一步扩大个人权势,再次借“天父下凡”,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洪秀全密令在江西督师的韦昌辉、在湖北督师的石达开火速回京。9月1日深夜,韦昌辉包围东王府,将杨秀清及其眷属全部杀死。经过这场屠杀,韦昌辉控制了天京,独揽军政大权。这又引起了洪秀全的不满。11月初,洪秀全下令处死韦昌辉,迎石达开回京辅政,长达两月的天京变乱,始告平息。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2. 北京政变
【答案】北京政变是冯玉祥1924年10月23日在北京发动的一次军事政变。1924年10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受北方革命形势的影响,趁吴佩孚的主力在山海关一线与奉军激战之际,从前线秘密回师北京,发动政变,囚禁了贿选总统曹锟,驱逐废帝溥仪出故宫,迫使吴佩孚停战。吴佩孚失败后率残部由大沽口逃往长江一带,直系军阀在京津一带的统治被推翻。冯玉祥将所部改称“国民军”,自任总司令,并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但又请段祺瑞出面维持时局。由于决策失误及张作霖的背信,北京政变成果被张作霖、段祺瑞攫取,冯玉祥辞职引退。
3. “协定关税”
【答案】协定关税是指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通过协商相互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的关税制度。如果一方遭受对方的胁迫,非自愿地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又不能享受对方给予对等的优惠,就是片面的协定关税,这构成一国对另一国的特权。出现在近代中国的协定关税,就属于后一种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的协定关税,是从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开始的。
4. 湘军
【答案】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1853年初,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咸丰皇帝命令大江南北各省在籍官绅举办团练,组织地主武装,曾国藩所办湘军就是其中之
一。曾国藩以罗泽南的湘勇为基础,以知识分子为营官,以同乡和伦常的封建情谊作为维系湘军的纽带,略仿明戚继光的成法,有严格封建隶属关系,只服从曾国藩一个人的军队,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军事力量。辛酉政变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统治者调整了与曾国藩湘军集团的关系,放手使用曾国藩集团,湘军将领拥有了军事大权和地方的政权和财权。湘军虽然消灭了太平天国,挽救了清王朝,但是重权也从此开始落入汉族重臣之手,客观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5. 商会组织
【答案】商会组织是清末在旧式商业、手工业行会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辛亥革命前,商会在中国社会上已有很大的势力,北京政府时期又有很大的发展,其组织遍布全国各地。1912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并建立了常设机构,1914年3月,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商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政府期间,该组织召开了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不仅进行商务活动,而且参加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活动。
6. 威海卫之战
【答案】威海卫之战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清军在山东半岛抗击日军侵犯威海卫的战役。黄海海战后,李鸿章避让求和,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18%年1月20日,日军出动二十五艘兵舰运送陆军二万余人在荣城湾登陆,并以军舰封锁港口。1895年2月2日,日本占领了威海卫南、北两岸炮台,与陆军一起炮轰停泊在刘公岛和港内的北洋舰队。北洋舰队受敌水陆夹攻,先后有四艘军舰被击沉,人员伤亡惨重。北洋海军中的部分海员爆发兵变,胁迫丁汝昌投降。2月11日,丁汝昌拒绝投降,被迫自杀。余舰十一艘为日军所获。至此北洋海军彻底覆亡。
7. 《中国之命运》
【答案】《中国之命运》是蒋介石在抗日战争时期所著,并于1943年3月发表,是蒋介石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的理论依据。《中国之命运》公开提出反对共产主义和自由主义,暗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新式封建与变相军阀”,该书比较完整地表述了蒋介石集团的立场、观点及内外政策。《中国之命运》也是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新一轮反共的舆论准备。蒋在《中国之命运》中提出心理、伦理、社会、政治、经济五项建设,并在书中重复了对力行哲学的叙述,认为此哲学为革命建国的根本问题。《中国之命运》是是蒋介石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的宣言书,也是中国法西斯主义的代表作。
8. 双十协定
【答案】双十协定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国民党在重庆谈判期间于1945年10月10日签订的会谈纪要。1945年8月,毛泽东应蒋介石的邀请,来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在纪要中,国民党承认了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方针和避免内战、合作建国的主张;承认了各党派平等合法地位和人民的某些民主权利;并承诺迅速结束国民党的训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双十协定的签订,表明国民党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承认了各党派的会议,使得中共和平建国的政治主张为老百姓所了解,从而推动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但是,国民党拒绝承认解放区的政权和军队的合法性,企图在“统一军令”、“统一政令”的借口下根本取消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以致双方在这些问题上没有达成协议。
《双十协定》公布后不久,蒋介石便公开撕毁,向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军事进攻。
9. 百团大战
【答案】百团大战是指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对华北日军发动的一次反扫荡战役。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囚笼政策”。尤其在横贯太行山、连接太原至石家庄的正太铁路线上,日军在沿线的大小城镇、车站、桥梁、隧道附近密布据点,阻断了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活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间的联系。1939年8月至次年1月,彭德怀率领八路军104个团在正太路打击日军,摧毁正太路等华北主要铁路、公路交通线,发动来源、灵丘战役,榆社、辽县战役,占领了榆社,反击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百团大战打破了敌人对根据地的分割、封锁,对巩固和扩大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振奋了全国的抗日士气。
10.府院之争
【答案】府院之争是指民国五至六年(1916年至1917年)总统府与国务院之间的权力斗争,是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但实权操纵在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段祺瑞手里。黎元洪不甘心做傀儡,在英、美等国的支持下与以日本为靠山的段祺瑞抗衡,双方的斗争因1917年春的“参战”问题而公开化。段褀瑞主张对德宣战,参加正在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企图以参战为名向日本借款,扩大皖系势力。黎元洪依靠英、美等国,通过国会极力反对。段祺瑞召集督军到京开会,逼迫黎元洪解散国会。黎元洪下令免除段棋瑞国务总理职务。段褀瑞离京赴津,通电各省武装倒黎。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故称为“府院之争”,实际上反映了当时英、美与日本之间在中国的争夺。
二、论述题
11.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成就及其历史作用。
【答案】(1)洋务运动的主要成就有:
①在初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即适应战争和军事的需要,把重点放在训练新式军队和建设军事工业上,并引进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是从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设立内军械所和186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三所洋炮局开始的。
②真正的近代军事工业是从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在丁日昌的积极倡议下,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开始的。从1865年到1890同时创办了新式的陆海军。
③为了解决兴办军事工业和建立新式陆海军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从70年代开始,洋务派在继续“求强”的同时,着手兴办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企业。其中包括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以及航运、铁路、邮电等交通运输事业,大多数企业都采取了官督商办的方式。
④在洋务派创办官督商办企业的同时,中国社会还出现了一些商办企业。这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工商业的发端,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生重要变化的一个标志。
⑤为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些新式学堂,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又选派几批留学生出国深造。
(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
①传统的“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的观念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