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题库>临床血液学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骨髓增生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A . 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异常
B . 骨髓细胞增生异常
C . 造血功能异常
D . 免疫功能异常
E . 造血原料异常

男,13岁,右髋疼痛2年,右耻、坐骨部疼痛1年。X线表现:右额骨见地图样缺损区,边缘锐利清楚,右坐骨及髋臼下部呈溶骨破坏,坐骨部分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黄色瘤病。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骨嗜酸性肉芽肿。 棕色瘤。 骨巨细胞瘤。 患者女性,30岁。已婚,人工流产术后2年未孕。该患者最可能为()。 A.原发不孕。 继发不孕。 绝对不孕。 相对不孕。 不孕症。 下列哪项不是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好发因素()。 年轻初孕妇或高龄初孕妇。 营养不良。 多胎妊娠。 过期妊娠。 糖尿病。 诊断早期骨软骨缺血坏死最为敏感的检查方法是() MRI检查。 X线平片。 CT平扫。 CT增强扫描。 临床体检。 患儿4天,母乳,吃奶少,不哭,体温不升,皮肤中度黄疸,脐周红肿,脐周少许分泌物稍臭,腹软,肝肋下3cm,脾肋下2cm。下列哪项治疗是最正确的() A.换血。 光疗。 输血浆。 抗生素治疗。 输新鲜血。 骨髓增生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骨髓增生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异常。嗜碱性粒细胞持续>0.1×10/L,是骨髓增生性疾病的共同特征。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