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传播学引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受传者
【答案】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是传播者的作用对象。作用对象一词并小意味着受传者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存在,相反,他可以通过反馈活动来影响传播者。受传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受传者和传播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角色,在一般传播过程中,这两者能够发生角色的转换或交替。一个人在发出讯息时是传播者,而在接收讯息时则又在扮演受传者的角色。
2. 有限效果论
【答案】有限效果论是20世纪40年代的一种传播效果理论。这一效果理论是对早期“枪弹论”的一种否定,它认为,传播活动是传受互动的过程,受众不是应声而倒的靶了。大众媒介的效果由于媒介性质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大受影响。媒介不是影响受众的惟一因素。大众媒介透过舆论领袖等许多中介,在其他因素影响下发挥作用,因而对受众的影响是有限度的。弱效果论在纠正机械的“枪弹论”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又在某种意义上低估了传播的影响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 广播电视板块式节目
【答案】广播电视板块式节目是指具有基本固定播出时段及周期,节目内容融新闻、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多种节目类型为一体,多采用主持人串联形式播出的大时段节目,又称“杂志型节目”。大板块节目的兴起,改变了原有的单一的节目构造,扩大了受众的信息接受面,在有限时间内满足多层次的受众的需求,使广播电视节目呈开放性,具有比较显著的视听效果。相对于传统的节目编排模式,板块式节目的结构方式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①板块式节目编排集中,时间长度基本固定; 传统节目编排结构分散,时间长度随意性较大。 ②板块式节目子栏目内容相互关联; 而传统结构中节目内容基本互相独立,缺少联系。
③板块式节目内容具有多元性、多向性的特点; 而传统结构的节目内容界定明确,指向单一。
4. 拉斯韦尔
【答案】拉斯韦尔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传播学奠基人之
一。他是宣传分析方法的创始人,在传播内容与效果研究方面贡献重大。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①他首先用政治学观点对传播学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公认的“宣传和政治
符号理论发展的先驱”; ②他提出了著名的“5W" 传播模式和传播“三功能说”,前者比较完善地描述了传播的过程,并为当代传播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后者则为赖特等学者以后对传播功能作出进一步的理论阐述,奠定丁基础; ③他用定量语义学的方法,比较丁有意义的政治符号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在主要新闻机构的分布,为传播学研究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拉斯韦尔的主要代表作有:《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宣传、传播与公众舆论》、《世界传播的未来:质量与生活方式》、《世界历史上的宣传与传播》等。
5. 把关人(gatekeeper )理论
【答案】把关人(gatekeeper )理论是传播学先驱者库尔特·卢因通过对大众媒介“传播者”角色的研究而得出的一种传播理论。把关人又译为“守门人”,是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键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或组织,而这种对信息进行的过滤和加工的过程就是把关。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认为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个概念引入新闻研究,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这一模式说明,新闻报道是一个对事实加以取舍的过程。传媒内部存在着一系列的把关环节,把关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6. IPP 指数
【答案】IPP 指数(IndexofPoliticalPre-dispositions ),即“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己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拉扎斯菲尔德和卡兹在1940年的伊里调查中进行了IPP 指数分析,用以考察选民的政治立场和态度。“IPP 指数”分析的结果表明,选民的投票立场与他们的既有政治倾向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那些具有支持共和党倾向的人主要投了共和党候选人的票,而那些具有支持民主党倾向的人主要投了民主党候选人的票。
根据这一结果,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了著名的“政治既有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做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他们迄今所持的政治倾向。而人们的政治态度,与他们归属的社会群体和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
二、简答题
7. 评估传播效果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传播效果的评估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1)目的性原则
不论是传播活动还是评估活动,都应有具体明确的目的。在评估中,评估目的应服从和服务于传播目的。如果传播的目的是推出一项新产品,那么效果评估应针对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具体成果(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和效应(受欢迎的程度); 如果传播的目的在于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则评定的着力点应放在公众对企业的认识和了解上; 假如传播的目的是推行某种新观念(如
计划生育、勤劳致富),那么评估的重点应是公众的认识、态度和行为的转变。总之,评估必须目的明确,不可无的放矢。
(2)方向性原则
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方向,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社会服务和端正媒介产业的经营方向放在评估工作的首位,促使媒介产业和传播者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可只着眼于业务技术、经济指标和经济效益。
(3)针对性原则
传播效果评估的内容、规范、标准、办法等,要从实际出发,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媒介、不同公众的特点区别对待,活用多种测评方法,广泛搜集意见,多方面综合考察,不照搬西方的模式,也不囿于一个模式。这样测评出来的结论,才可能是比较客观和公正的,因而用来指导实践也才可能是有效的和可靠的。
(4)可测性原则
信息传播的过程是各种主客体因素和内外在因素复杂互动的过程。因此,在综合侧评时,就既要考虑影响效果形成的各方面因素,又要考虑这些因素是否具有可测性; 既要注意选择那些主要的、简便易测的、可定量记分的内容和项目进行定量测评,也要注意适当运用传统的定性评估方法,不可完全被现代定量方法束缚住手脚。但无论怎样,评估者所设置的因素项目都必须是可测的可行的。
(5)科学性原则
传播效果的评估要能科学地客观地反映传播活动的实际状态,其评估结论不应当建立在歪曲的、失真的或不可靠的信息反馈基础上。这就要求评估的结果要以多数印证为准,评估的条件要大体一致。如果在相同条件下,多次评估的结果均相同无异,那么这种结果的可靠程度就高,基本符合客观实际。
(6)引导性原则
传播效果评估不是目的,而是引导媒介产业和传播者坚持正确方向和优化传播机制的手段。效果评估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它虽没有强迫你要怎样和不要怎样,但它似乎也在建议你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因此,传播效果的评估过程,实质上也是对传播活动的引导过程。大众传播的领导者在进行决策时,一定要把评估的建议和结论充分地考虑进去,否则就会重蹈覆辙或犯新的错误。
8. 简述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所包含的几个方面。
【答案】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是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这种控制的目的,是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已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规定所有制形式是政治控制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传播体制的前提。采用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