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09新闻传播实务之当代电视实务教程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真人秀的特点和类别。

【答案】真人秀,又称真实电视。有学者概括为“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记录和加工”,认为自愿参与、规定情境、给定目的、特定规则、竞争、记录和加工这些元素构成了真人秀节「的共同特点。

(1)真人秀的特点

真人秀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和规定场景之下发生的真实故事,从这个意义上看,真人秀节目结合了虚构和非虚构节目的形式和内容特征。

a. 在表现手法上借鉴了纪录片的伴随式记录方式,而且以全方位、近距离拍摄和刻画参与者内心为重要表现内容。

b. 在结构上又通过规定情境和预先制定的游戏规则来强化戏剧冲突,使得节目进行过程中参与者的行动和命运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同时,观众不同程度的互动和参与,也是节目的一个重要看点。

(2)真人秀节日的类别

①室内真人秀。如《老大哥》、《完美假期》等。

②野外生存类。如《幸存者》,广东电视台的《生存大挑战》,北京电视台等的《走进香格里拉》。

③表演选秀类。如《美国偶像》、《天桥骄子》,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

④竞技类。如《学徒》,东方卫视的《创智赢家》,生活时尚频道的《魔法天裁》。⑤身份互换类。如湖南卫视的《变形记》、东方卫视的《明星行动》、北京电视台的《相约新家庭》。⑥婚恋类。如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⑦其他。如从减肥、美容、装修到宠物狗竞赛等各类不同的真人秀。

2. 简述广播电视的特点。

【答案】(1)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特点大体上包括以下几点:

①大众传播媒介通常由媒介机构组织来运作,需要数量庞大的具有专业训练背景的从业者。广播电视更被认为是高技术、重装备的行业。

②大众传播媒介所面对的受众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具有很高的异质性和匿名性。从总体上看,广播电视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受众究竟具体是谁。

③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具有公开性、传递迅速,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不具有耐久性,每天旧的媒介内容会源源不断地被新的媒介内容所覆盖和取代,媒介传播的内容往往是速朽的,所以大众传媒才会格外重视新闻的时效性。

④与传统的纸质媒介小同,广播电视是通过声音和画面将远方的世界带到受众身边,能够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和虚拟的“面对面”人际传播模式。

⑤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和变化与技术进步密不可分,从报纸广播电视到互联网,每一种新的媒介出现,都离不开技术的发展。

(2)从一般意义的传播方式上看,广播电视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①传播对象的广泛性。只要是信号可以覆盖的范围内,都可以收听和收看:只要能够进行基本的人及沟通,就可以理解挂钩宁波电视传播的内容,甚至不同语言背景的人们,单单通过电视图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传播的内容。

②传播速度迅速及时。

一方面是指无线电信号的传输速度很快,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可以实行媒介内容的同步传播与接受; 另一方面是广播电视在现场实况直播的情况下,能充分体现出现场事件发生发展、节目播出和受众收听收看这三个环节的共时同步。

③丰富的视听语言作为传播符号,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④接收方式的随意性和伴随性。

⑤线性传播,顺序接收,具有强烈的“现在进行时”的视听感受。

广播电视能让听众和观众产生直接的面对面交流的感觉。

⑥转瞬即逝,难以保留。

3. 简述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资格和审查标准。

【答案】(1)《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对广播电视事业的主体资格作出明确的限定。《条例》

第9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要符合两项条件:

①应当符合国家广播电视事业的建设规划和技术发展规划。

②要具备广播电台、电视台设立的必要条件,包括符合国家规定的广播电视专业人才、技术设备、必要的建设资金和稳定的资金保障及必要的场所等条件。

(2)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审查批准主要有:

①《条例》授权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为建台审批的主管部门,负责统一审批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申请。

②《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还以行政法规条文的形式确立了对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治滥治散的管理活动,规定由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广播电台、电视台(含有线电视台、教育电视台)的设立的审批工作; 负责频道、波长、卫星空间信道等公共资源的分配和使用。

4. “网台合一”在进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答案】有线电视网的主要功能是在一定区域内完整传播包括中央台、地方台等广播电视节

目的网络系统。日前有线电视网一般隶属于当地有线电视台,归有线台所有和使用,这样的机构实际上是“有线电视台”加上“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复合体。这样,“网台合一”的有线电视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尤其在地形复杂、人口分散的区域中,可能会遇到‘些问题:

(1)现代化有线网络的建设、维护、更新换代的费用相当庞大,仅靠有线电视用户的初装费和收视费是很难维持的,而应像一些投入大、产出慢、周期长的基建项目那样,由政府主管部门来统筹安排、规划建设。

(2)随着有线电视系统的联网规模逐渐扩大和多层次网络技术的采用,网络的科学运营牵涉面越来越广,管理运营难度也将明显增加,由有线电视台行使承担区域内绝大多数电视广播节目(频道)传输的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管理职能,会显得力不从心、事倍功半。

(3)由有线台自行建设有线电视传输覆盖网,容易导致小网林立、标准各异、布局失衡、投资重复的后果,这显然不符合广播电视大联网的趋势。因此,有线电视网的规划、建设以及运营、管理由各级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来统筹安排,是科学的做法。

5.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进行简要介绍。

【答案】(1)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发展历程

中国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的栏目化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①1958-1978年:从“电视新闻”到“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

②1978-1987年:从《新闻联播》的创办到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栏目的开办。这一阶段是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兴盛与发展的时期。

③1987-1992年: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和福建电视台《新闻半小时》栏目的创办。这一时期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逐渐走向成熟,开始进入广播电视新闻杂志型的发展兴盛期。

④1993年至今:大型新闻杂志型栏目《东方时空》与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创办。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向高层次、高品位、全方位、大型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2)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特点

①社会化趋势。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出发,反映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与困难、现实探究与理想追求,覆盖面广而内涵深、真实感强,对受众有较强的针对性、启发性。

②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地位专门化确立。

③由记者直接主持栏日代替了播音员客串主持的传统模式。记者型主持人的出现是符合现代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

④一改过去单纯注重新闻报道内容而忽视栏日自身视觉、听觉形象设计的局面。充分利用现代化电子特技手段来实现栏目编导的设计意图,以强化栏目对受众的吸引力。

(3)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的原因

①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是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信息需求不断增加的体现。社会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促使广播电视新闻从内容到形式、结构发生变化,以适应受众多层次、全方位的需要。广播电视新闻要根据不同的目标受众、层次、节目内容、性质和功能等因素来划分若干的固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