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841经济学(Ⅰ)之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庇古税
【答案】在解决因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时,传统的方法是由政府提供干预。干预可以采取税收的方式,如向产生消极外部影响的厂商征收税金,使它向政府支付由于污染等导致的社会成本增加的部分,把厂商造成的外在成本内部化,促使它们消除或减少消极的外部影响。对产生积极外部影响的机构,政府应进行补贴,这就是庇古税。
采取庇古税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外部性的问题,但是这类政策不能完全杜绝外部性,并且它的实施需要有相当人的机会成本。如政府向产生负的外部性的企业征税时,政府要能对外部性活动进行直接度量,以确定征税金额,这显然成本很高。
科斯定理为解决外部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强调明确所有权的重要性,认为可以不需要政府干预,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少,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2. 经济租金
【答案】许多要素的收入尽管从整体上看不同于租金,但其收入的一部分却类似于租金,如果从该要素的全部收入中减去这部分收入并不影响要素的供给,则将这一部分要素收入称为经济租金。
经济租金的几何解释,如图所示。图中要素供给曲线S 以上、要素价格R 0以下的阴影区域AR 0E 为经济租金。要素的全部收入为OR 0EQ 0。但按照要素供给曲线,要素所有者为提供Q 0量要素所愿意接受的最低要素收入却是OAEQ 0。因此,阴影部分AR 0E 是要素的“超额”收益。
经济租金
经济租金的大小显然取决于要素供给曲线形状。供给曲线愈是陡峭,经济租金部分就越是大。特别是,当供给曲线垂直时,全部要素收入均变为经济租金,它恰好等于租金或地租。由此可见,租金实际上是经济租金的一种特例,即当要素供给曲线垂直时的经济租金,而经济租金则是更为一般的概念,它不仅适用于供给曲线垂直的情况,也适用于不垂直的一般情况。在另一个极端上,如果供给曲线成为水平的,则经济租金便完全消失。
总之,经济租金是要素收入(或价格)的一个部分,该部分并非为获得该要素于当前使用中所必须,它代表着要素收入中超过其在其他场所可能得到的收入部分。简而言之,经济租金等于要素收入与其机会成本之差。
3.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答案】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 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从理论上讲,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强调的是:在任何一种产品的短期生产中,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最终必然会呈现出递减的特征。
4. 局部均衡
【答案】局部均衡是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素的市场均衡。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研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
局部均衡是经济体系中单独一个消费者、一个商品市场或要素市场、一家厂商或‘个行业的均衡状态。局部均衡分析即只考虑这个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如何达到均衡状态。如在研究某产品市场的均衡时,就可假设其他各产品的供给、需求及价格不变,而只考虑该产品的价格和销售量如何由它本身的供给和需求两种相反力量的作用以达到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都是以“其他情况不变”的假设为基础的,所以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它对很多问题研究的有效性。在一定的合理假设下,不但可以达到说明问题的目的,而且可使问题简单化、明了化。特别是当把所研究的变量限于两个经济因素时,可以借助数、表、图进行综合分析,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在研究一些综合性问题时,局部均衡分析是不够的,必须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5. 替代效应
【答案】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即是指在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或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是价格变化的总效应之一,还有一个是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一般在程度上比收入效应大,在正常商品的情况下,两种效应的方向是一致的,即价格下降,替代效应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收入效应也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一般而言,替代效应总是负的,就是说,在实际收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和商品的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二、简答题
6. 有人认为,“既然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SAC 曲线的包络线,它表示在长期对于所生产的每一个产量水平厂商都可以将平均成本降到最低,因此,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一定相切于所有的短期平均成本SAC 曲线的最低点。”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 并说明理由。
【答案】这句话不正确。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在LAC 曲线的最低点,LAC 曲线相切于一条SAC 曲
LAC 曲线相切于各条SAC 曲线最低点线的最低点,如图中的c 点; 在LAC 曲线最低点c 的左边,
的左边,如图中的a 、b 点; 在LAC 曲线最低点c 的右边,LAC 曲线相切于各条SAC 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如图中的d 、e 点。
图
其理由在于,厂商长期生产的基本规律体现为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作用。在长期,厂商能够随着产量的变化对企业的生产规模进行调整,从而降低生产的平均成本。在企业规模从小到大的不断调整过程中,首先,厂商将经历规模经济阶段,该阶段的长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即表现为LAC 曲线下降。在该阶段,下降的LAC 曲线只能相切于所有的SAC 曲线最低点的左边,如图中的a , b 点。然后,通过对企业规模的不断调整,厂商将在某一点实现生产的适度规模,在适度规模这一点,长期平均成本达到最低水平,即表现为LAC 曲线达到最低点。在该点,LAC 曲线与代表了适度规模的那条SAC 曲线恰好相切于各自的最低点,如图中的c 点。最后,厂商将经历规模不经济阶段,该阶段的长期平均成本不断增加,即表现为LAC 曲线上升。在该阶段,上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