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3岁。2011年3月2日初诊。主诉身目发黄12天。患者发病1个月前外出打工,因气候炎热,又常淋雨,饮食不慎,半月前自觉体倦乏力,后逐渐出现不思饮食,厌油腻,恶寒发热,12天前出现双目白睛发黄,小便短少且黄赤如浓茶,经口服中、西药治疗无效,现发热口渴,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心中烦躁,胸闷欲吐,大便秘结,小便短少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本例的症候分型是() A.阳黄,湿重于热。 阳黄,热重于湿。 阳黄,胆腑郁热。 阴黄,寒湿阻遏。 阴黄,脾虚湿滞。
患者男,31岁。因咽痛6d、气急2d,发热12h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因慢性肾炎、尿毒症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肾功能有明显好转,尿常规正常,一直服用环孢素A2mg/d,硫唑嘌呤25mg/d,泼尼松25mg/d维持抗排异治疗。术后第97天(即入院前6d)自感咽痛、流涕,无咳嗽、发热,自服板蓝根、吲哚美辛痛症状未见改善。入院前2d起轻微活动后即感气急,前1d晚气急呈进行性加重、端坐呼吸伴发热、轻微干咳。(提示体检:体温38.7℃、脉搏150次/min、呼吸50次/min、血压20/11kPa(1kPa=7.5mmHg)。意识不清,气急,口唇黏膜及四肢末端发绀明显。眼睑水肿、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消失。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下一步最为重要的临床处理手段是()。(提示鼻导管吸氧8L/min。动脉血气检查:pH7.456,二氧化碳分压(PaCO2)3.6kPa,动脉血氧分压(PaO2)5.3kPa。床旁X线胸片示:双侧肺弥漫性浸润影。) A.提高鼻导管吸氧浓度。 呼吸兴奋剂。 气管插管辅助机械通气。 静脉利尿剂。 甘露醇。 无创机械通气。
《黄帝内经》汇总成编的大约时代是() 春秋战国。 战国秦汉。 秦汉时期。 西汉中后期。 东汉前中期。
男,30岁,寒战,高热伴头痛,呕吐10天,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见颅内不规则环形强化,应诊断为() 化脓性脑膜脑炎并脑脓肿形成。 结核性脑膜脑炎并结核瘤形成。 脑膜及颅内转移瘤。 星形细胞瘤。 未见异常。
有关固定桥桥体轴面的设计中错误的是()。 舌侧邻间隙应扩大。 轴面突度有利于自洁。 可通过唇面的形态调整以达到与邻牙视觉上的协调。 唇颊侧颈缘线的位置与邻牙协调。 唇颊舌侧的邻间隙应与同名牙一致。
下列药物试验不易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