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828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补偿顶算线
【答案】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用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
具体来说,在商品价格下降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时,假设可以取走消费者的一部分货币收入,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下降到只能维持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即原有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一情况。相反,在商品价格上升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下降时,假设可以对消费者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货币收入补偿,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维持原有的水平,则补偿预算线在此就可以用来表示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提高到得以维持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即原有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一情况。
2. 供给
【答案】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供给的概念包含以下儿点内容:
①供给是一定时期内的,比如一个月或一年,而不是某一个时点上的;
②供给是在各种价格水平下的供给数量,即供给是一组与价格水平对应的供给数量,而不是一个供给数量;
③供给是生产者愿意提供的;
④供给是生产者能够提供的,如果生产对某种商品只有提供的意愿而没有提供的能力,则不能形成有效供给,也不能算作供给。
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供给的变动是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动。
3. 显成本
【答案】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积用所需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例如,某厂商雇用了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了一定数量的贷款,并租用了一定数量的土地。为此,这个厂商就需要向工人支付工资,向银行支付利息,向土地出租者支付地租,这些支出便构成了该厂商进行生产的显成本。
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构成企业的总成本。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学中的正常利润是隐成本的一
个组成部分。
二、简答题
4. 如何从要素供给原则推导要素供给曲线?
【答案】从要素供给原则推导要素供给曲线的方法如下:
(1)根据要素供给原则
资源数量l 。
(2)消费者的要素供给量等于资源总量与最优自用资源的差。在资源总量为既定的条件下,给定一个最优的自用资源数量l ,就可以得到一个最优的要素供给量
(3)要素价格W 与要素供给量。 的关系即代表了要素的供给曲线。一般情况下,要素供给曲可以看出,给定一个要素价格W ,可以得到一个最优的自用线具有向右上方倾斜的正斜率性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要素供给曲线都总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要素供给曲线的形状与要素的特点息息相关。
5. 简述企业的本质。
,即企业被抽象成一个山【答案】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把厂商的生产过程看成是一个“黑匣子”
投入到产出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黑匣子”。至于企业本身的性质是什么,则是一个被忽略的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被认为是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开端。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了“交易成本”概念。在科斯看来,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在企业内是“权威”指导资源的配置,而在市场上则是价格配置资源。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即企业的性质就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科斯的理论及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易费用理论因为秉承这一逻辑而受到很多的批评,其争议点是,以企业和市场这样的两分法来研究交易和组织,有些过于牵强和突元。在张五常看来,企业取代市场并不十分确切,而应该说是一种契约形式取代另一种契约形式。后来的学者,如威廉姆森等,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可以说,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性质,对于研究企业生产行为和企业组织形式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三、论述题
6. 已知消费者对两种商品q 1、和q 2的效用函数为:
预算约束方程为:
其中,y 为消费者的收入; p 1、p 2分别为两种商品量q 1和q 2的市场价格。求证:在效用最大化条件下,消费者对这两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分别为和。
【答案】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其中,
将边际效用函数代入一阶条件,可得:
将上式代入预算约束方程,可得:。
7. 今年我国住宅价格随市场需求增加而不断巨涨,在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不存在任何准入限制,而且所有建筑用地都通过招标拍卖获取的条件下,通过某种手段控制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如披
,是否能有效限制房价上涨? 请简要说明你的露开发成本,限制向开发商贷款,征收高额税赋等)
理由,如果不能,你认为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
【答案】(1)在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不存在任何准入限制,而且所有建筑用地都通过招标拍卖获取的条件下,通过某种手段控制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在短期内仍然无法有效抑制房价上涨。分析如下:
①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准入限制导致土地需求和价格上涨,从而增加开发成本和房产价格。 短期内,土地的供给总量是固定的,土地供给曲线如图所示,是一条垂线。如果不对房地产开发商准入进行限制,这就有可能增加对土地的需求,反映到图中体现为土地需求曲线从D 右移到D' ,从而使土地价格从P 0上升到P 1。土地价格上涨会导致房地产开发商开发成本的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房价的提高。
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准入限制导致土地需求和价格上涨
②“披露开发成本,限制向开发商贷款,征收高额税赋”等单方面限制厂商利润的做法无法有效增加住宅供给,从而无法从根本上抑制房价。房价归根到底是由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在需求不断增加,但是供给无法迅速增加的情况下,房价是无法迅速回落的。
国家通过披露房地产开发成本,可以加强国家规划、国土、房地产管理部门之间的公开透明化运作,同时可有效制止房地产开发企业哄抬房价、偷税漏税和违规强制拆迁等行为,中介服务机构也不能任意抬高或压低被拆迁房屋评估价格等,这样会有效促进土地的有效利用,提高房产供应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限制房价的上涨,防止开发商牟取暴利,但是仍然无法有效地大幅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