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709单独考试管理学之财务管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资本预算中,净现值法计算出来的NPV 大于零、NPV 等于零及NPV 小于零分别意味着什么? 使用净现值法时,贴现率如果用银行贷款利率是否恰当,为什么?
【答案】(1)净现值(NPV )是指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减去初始投资以后的余额。
NPV>0表示项目实施后,项目达到了企业要求的报酬率,并提供了超额收益。
NPV<0表示项目实施后,未能达到预定的收益率水平,但不能确定项目已亏损。
NPV=0表示项目实施后的投资收益率正好达到预期,而不是投资项目盈亏平衡。
(2)不恰当。因为贷款利率仅体现了债权人要求的报酬率,并没有体现股东要求的报酬率,无论是对正常经营的企业还是清算的企业,债权人的收益都排在股东之前,因此,对同一个项目,股东承受的风险高于债权人,股东要求的报酬率要高于债权人要求的报酬率。
2. 什么是营运资金管理政策? 营运资金筹资政策有哪三种类型?
【答案】(1)营运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营运资金管理内容具体包括营运资金数量的确定、营运资金的筹措、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例等。营运资金管理中形成的制度及
方法,称为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具体来说,包括营运资金持有政策与营运资金筹资政策两个方面。
(2)不同性质的流动资产的筹资方式是不同的,企业在筹措流动资金时,既要保证一部分稳定的资金来源,又要合理安排一些短期资金来源。这种长期性流动资产与临时性流动资产筹资方式的安排与组合即为营运资金的筹资政策。
营运资金筹资政策有三种:
①积极型筹资政策。采取这种政策,企业的全部长期资产和一部分长期性流动资产由长期资金融通;部分长期性流动资产和全部临时性流动资产由短期资金融通。采用积极型筹资政策,短期资金在筹资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大,这就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但这种筹资方式的风险也比较大。企业可能产生不能按时清偿本息的风险。同时,短期资金的利率经常发生变动,其成本具有不确定性。
②保守型筹资政策。采取这种政策,企业的全部长期资产、全部长期性流动资产和一部分临时性流动资产由长期资金融通;另一部分临时性流动资产由短期资金融通。采用保守型筹资政策,短期资金在筹资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小,而长期资金所占比重较大。当企业临时性流动资产需要量
下降,使企业全部资金需要量降至长期资金总额以下时,暂时闲置的长期资金可以用于购买短期有价证券;当临时性流动资产需要量上升需要资金时,企业可以出售短期有价证券或筹集短期资金。这种筹资政策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利于降低筹资风险,但长期资金投资于流动资产可能提高企业资金成本,从而损失部分收益。
③适中型筹资政策。采取这种筹资政策,企业的全部长期资产和全部长期性流动资产由长期资金融通,全部临时性流动资产由短期资金融通。采用适中型筹资政策,临时性流动资产由短期资金融通,有助于降低资金成本,増加运用资金的弹性;长期资产和长期性流动资产由长期资金融通,有助于控制筹资风险,回避市场利率波动。
3. 简要说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下的公司财管管理的逻辑结构。
【答案】(1)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运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在股份公司中,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股东财富也达到最大,从而股东财富最大化又演变为股票价格最大化。企业的投资、融资决策和股利政策的好坏将通过股票的市场价格表现出来,企业在作出财务决策时就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符合股东的最大利益。
(2)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考虑了不确定性、时间价值和股东资金的成本,无疑更为科学和合理,具有积极的内涵:①对于额外的风险,要求有更高的预期收益补偿,忽略风险的差别将会导致错误的决策;②对于相同的投资报酬,现金流入越早其价值越大,忽略现金流入时间的判别将会导致错误的决策;③当公司可以通过一项新的投资提高盈利水平时,如果公司的股东用同样的资金在另一项风险相同的投资中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那么只要从股东的利益出发,公司的经营者就会投资于收益更高的项目。
(3)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综合地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公司股票价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股票价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不仅要提高公司利润,还要权衡股东资金的机会成本,不能因忽视相对比较而损害了股东的利益。
4. 分别从债权人、投资人和企业经营者的角度谈谈对资产负债率指标的认识和评价。
【答案】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也称为负债比率或举债经营比率,它反映企业的资产总额中有多少是通过举债而得到的。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综合能力,这个比率越高,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差;反之,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对于资产负债率,债权人、投资人和企业经营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
(1)从债权人角度来看,他们最关心的是其贷给企业的资金的安全性。如果这个比率过高,说明在企业的全部资产中,股东提供的资本所占比重太低,这样,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主要由债权人负担,其贷款的安全也缺乏可靠的保障,所以,债权人总是希望企业的负债比率低一些。
(2)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其关心的主要是投资收益的高低,企业借人的资金与股东投入的资金在生产经营中可以发挥同样的作用,如果企业负债支付的利息率低于资产报酬率,由于负债利息可以在所得税前列支,从而使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取得资金,股东就可以利用举债经营取得更多的投资收益。因此投资人所关心的往往是全部资产报酬率是否超过了借款的利息率。企业股东可以通过举债经营的方式,以有限的资本、付出有限的代价而取得对企业的控制权,并且可以得到举债经营的杠杆利益。在财务分析中,资产负债率也因此被人们称作财务杠杆。
(3)站在企业经营者的立场,他们既要考虑企业的盈利,也要顾及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资产负债率作为财务杠杆不仅反映了企业的长期财务状况,也反映了企业管理当局的进取精神。如果企业不利用举债经营或者负债比率很小,则说明企业比较保守,对前途信心不足,利用债权人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较差。但是,负债也必须有一定限度,负债比率过高,如果负债资金
运用得不好,企业的财务风险将増大,可能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资不抵债,有濒临倒闭的危险。
至于资产负债率为多少才是合理的,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都是有较大差异的。一般而言,处于高速成长时期的企业,其负债比率可能会高一些,这样所有者会得到更多的杠杆利益。但是,作为财务管理者,在确定企业的负债比率时一定要审时度势,充分考虑企业内部各种因素和企业外部的市场环境,在收益与风险之间权衡利弊得失,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5. 试述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利润最大化的弊端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合理性。
【答案】财务管理目标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各形式都有自己的合理性和弊端。
(1)利润最大化。其观点的持有者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企业的财富増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从会计的角度来看,利润是股东价值的来源,也是企业财富增长的来源。
目前,我国在许多情况下评判企业的业绩还是以利润为基础。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利润最大化目标暴露出许多缺点:
①没有考虑利润实现的时间,没有考虑项目收益的时间价值;
②没能有效地考虑风险问题;
③没有考虑利润和投入资本的关系;
④利润最大化是基于历史的角度,反映的是企业过去某一期间的盈利水平,并不能反映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⑤往往会使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的倾向,而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
⑥利润是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度量,而对同一经济问题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使利润并不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
由此可见,利润最大化目标只是对经济效益浅层次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所以,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认为,利润最大化并不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2)公司价值最大化。公司价值是指公司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即公司资产未来预期现金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