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科技学院现代分子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重组修复
【答案】重组修复是指遗传信息有缺损的子代DNA 分子从同源DNA 的母链上将相应的核苷酸序列移至缺口处,再合成新的序列来填补母链的空缺的修复过程,因为发生在DNA 复制之后,又称复制后修复。
2. YAC
【答案】酵母人工染色体。酵母人工染色体是指一种能够克隆长达400Kb 的DNA 片段的载体,含有酵母细胞中 必需的端粒、着丝点和复制起始序列,可用于基因组大片段库构建。
3.
【答案】即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是指一种利用非放射性的劳光信号对原位杂交样本进行检测的技术。它将荧光信号的高灵敏度、安全性,荧光信号的直观性和原位杂交的高准确性结合
起来,通过荧光标记的DNA 探针与待测样本的DNA 进行原位杂交,在荧光显微镜下对荧光信号进行辨别和计数,从而对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的细胞、组织样本进行检测和诊断,为各种基因相关疾病的分型、预前和预后提供准确的依据。
4. 突变
【答案】突变是指由自身或环境因素导致的DNA —级机构的改变,主要包括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等,染色体结构的畸变也会导致DNA 的突变。
5. Attenuator
【答案】弱化子。弱化子是指当操纵子被阻遏时,RNA 合成终止,起终止转录信号作用的核苷酸序列。弱化子 对于基因活性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前导序列mRNA 的结构而发挥作用的,其调节作用的是某种对应氨酰-tRNA 的浓度,典型例子是细菌中的色氨酸操纵子。
二、简答题
6. 比较原核与真核基因组结构特点。
【答案】(1)原核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如下:
①结构简练,非编码序列极少,这与真核细胞DNA 冗余现象完全不同;
②存在转录单元,转录产物为多顺反子mRNA ;
③有重叠基因,同一段DNA 含有两种不同蛋白质的信息。
(2)真核基因组结构特点:
①真核基因组庞大,一般都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
②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
③真核基因组的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90%以上,这是真核生物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最主要的区别;
④真核基因组的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
⑤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
⑥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
⑦真核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DNA 多态性;
⑧真核基因组具有端粒结构。
7. 写出DNA , RNA , mRNA 和siRNA 的英文全名。
【答案】(1)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
(2)RNA :ribonucleic acid;
(3)mRNA :mMessenger RNA;
(4)si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
8. 大肠杆菌的终止子有哪两大类? 请分别介绍一下它们的结构特点。
【答案】大肠杆菌存在两类终止子:
(1)不依赖于P 因子的终止子
即简单终止子,其结构特点有:
①终止位点上游一般存在一个富含GC 碱基的二重对称区,其转录产生的RNA 容易形成发夹结构; 能形成发夹结构外,在终点前还有一系列(6个)尿苷酸;
②在终比位点前而有一段由4~8个A 组成的序列,对应转录物出现寡U 。
(2)依赖于P 因子的终比子
①回文结构不含富有G-C 区;
②回文结构之后也没有寡聚U 。
9. 简述RNA 的种类及其生物学功能。
【答案】生物体内主要有3种RNA
(1)信使RNA (mRNA )
mRNA 的功能是作为蛋白质翻译的模板,编码特定的蛋白质序列。也就是将DNA 上的遗传信息精确尤误地传录下来,以其上的碱基川如宇决定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完成基因表过程中的遗传信包传递过程。
(2)转运RNA (tRNA )
tRNA 能特异性解读mRNA 中的遗传信总,并将相应的氨基酸依次准确地搬运到核糖体上,
连结起来形成多胧链
(3)核糖体RNA (rRNA )
rRNA 是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成分,而核糖体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场所。
10.什么是弱化作用?
【答案】弱化作用是一种转录翻译调控机制,核糖体沿着mRNA 分子的移动的速率决定转录是进行还是终止。如在操纵子中存在
少,翻译通过两个相邻trp 密码子的速度慢,当4区被转录完(1) 低色氨酸浓度:
成时,核糖体 才进行到1区(或停留在两个相邻的Trp 密码子处),这时的前导区结构是2-3配
对,不形成3-4配对的终止结 构,所以转录可继续进行,直到将印操纵子中的结构基因全部转录。
(2)高色氨酸浓度:核糖体可顺利通过两个相邻的色氨酸密码子,在4区被转录之前,核糖体就到达2区, 这样使2-3不能配对,3-4区可以自由配对形成茎-环状终止子结构,转录停止
,
合成终止。
11.真核生物如何进行翻译后水平的调节?
【答案】真核生物基因翻译的最初产物是一个大的蛋白质分子。有时,必须经酶切成更小的分子才能有生物活性。 加工过程包括:
(1)除去起始的Met 或随后的几个残基;
(2)切除分泌蛋白或膜蛋白
(3)形成分子内的二硫键;
(4)肽键断裂或切除部分肽段;
(5)氨基酸修饰;
(6)加上糖基、脂类分子或配基。
此外需在分子伴侣帮助下进行折叠,并正确定位,这种后加工过程在基因表达调控上起主要作用。
末端的信号序列;
三、论述题
12.在基囚操作实践中有哪些检测核酸和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答案】(1)凝胶电泳技术
当某种蛋白质或核酸分子被放置到特定的电场中,它就会以一定的速度向适当的电极移动,其迁移率与电场 强度和该分子本身所携带的净电荷数成正比。由于凝胶为无反应活性的稳定的支持介质,从而降低了对流速度,故迁移率又与分子的摩擦系数成反比(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极性、介质的粘度系数等)。
(2)双向电泳技术
双向电泳技术是分离混合蛋白质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是依赖于蛋白质的等电点的不同和相对分子质量的不 同而构建的。运用等电聚焦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由于在电流的作用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