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858建筑历史[专业硕士]之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第一国际大厦
【答案】第一国际大厦是一座56层高的塔楼建筑,位于美国达拉斯,建于1975年。建筑主体采用“工”字形断面的钢结构支撑,在内部还加入同样的斜拉交叉形钢结构加固,虽然整个结构体系非常简单,但却有效地减少了高层建筑所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建筑外部采用统一而不间断的玻璃幕墙覆面,是一座禀承密斯风格的“玻璃盒子”式的高层建筑。
2. 维克托艾曼纽尔二世纪念碑
【答案】维克托艾曼纽尔二世纪念碑是用来纪念意大利首位国王的纪念碑。该纪念碑有着超大的规模,但它的组成元素和风格却多种多样,甚至可以说是混乱的。纪念碑有双重基座,而开有窗口的建筑底层的做法来自文艺复兴风格,主体建筑立面为一弯月形的柱廊。建筑本身高大而雄讳的体量和到处设置的雕像都突出它本身的纪念性,但夸张的表现方法却成为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一大败笔,它的出现也正说明了处于新旧时代交接点上的建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3. 柏林国家图书馆内部
【答案】柏林国家图书馆是著名的建筑师夏隆的代表作品,于1978年建成。夏隆根据图书馆建筑本身的性质,将其设计成为大面积开放的空间形式。通层的开阔内部空间与大面积的玻璃窗带,使建筑内部最大限度地使用了自然光线。而建筑内部以灰、白、黑为主的建筑色调,与简洁的桌椅造型、自然木质的墙面,都营造出安静而肃穆的环境氛围。图书馆的这种打破楼层的通敞空间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1963年柏林爱乐音乐厅的形制。
4. 赫尔佐格
【答案】赫尔佐格是当代世界级的瑞士建筑大师,他摒弃了芜杂的手段,直接从材料和建构入手,以最纯粹的心灵拷问上帝。在他的作品中,建筑的意义、场地等形而上的因素让位于材料、效果等更为直接、更具有感性意义的因素。“建筑是变化的,是四维的”,这在他们的建筑中有了实质性的表达,建筑随着季节、气候而改变。
二、简答题
5. 西班牙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是谁设计的?有何特点?
【答案】(1)西班牙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的设计者
西班牙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是莫奈奥设计的。
(2)西班牙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的主要特点
①建筑中对地方与历史元素的使用是显然的,室内连贯的展览空间由一系列大券门的墙体组织;
②墙是由塞维利亚地方手工制造的、与当年古罗马砖同样尺度的红砖棚筑;
③新建博物馆与原有遗址建筑形成两个相对独立又互相重叠的空间系统;
④这种重叠关系不仅形成了动人的、呈现历史的场景特征,而且也诱发了关于如何延续当今都市生活与社区感的思考。
6. 简述后现代主义建筑。
【答案】后现代主义建筑是指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兴起的以后现代主义为理论依据的一系列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是指由部分建筑师和理论家以一系列批判现代建筑派的理论与实践而推动形成的建筑思潮,又称后现代古典主义、后现代形式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采用各种历史建筑元素、运用讽喻手法的折衷风格,在西方建筑界引起广泛关注,美国是形成这股思潮的中心。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有文丘里、P•约翰逊、斯特恩等。
(1)设计风格
后现代主义建筑抨击现代建筑提倡的理性主义片面强调功能与技术的作用而忽视建筑在真实世界中包含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提倡一种复杂而有活力的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赞成包含多个矛盾层次的设计,提出兼容并蓄、对立统一的设计策略和模棱两可的设计方法。
①回归历史,采用古典建筑元素。从实践来看,后现代主义建筑所体现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热衷于运用历史建筑元素,尤其是古典建筑元素。
②追求隐喻的设计手法,以各种符号的广泛使用和装饰手段来强调建筑形式的含义及象征作用。
③走向大众与通俗文化,戏谑地使用古典元素。
④具有开放性,并不排斥现代建筑^
后现代主义强调建筑的不定性,来对抗现代建筑的确定性和绝对的功能原则,包容现代建筑所排斥的传统建筑要素,认为一些内在的冲突以生活不定为基础,并将诙谐的方式引用到设计中,推动了建筑的丰富性。
(2)后现代主义建筑与现代主义建筑之区别
①现代主义建筑采取单一价值取向,后现代主义建筑包含多重价值。
②现代主义建筑信奉普世真理,后现代主义建筑关注历史与地方文脉。
③现代主义建筑注重技术与功能,后现代主义建筑关心乡土的、隐喻的方面,赞赏模糊不定。
(3)影响
①后现代主义建筑重新确立了历史传统的价值,承认建筑形式有其技术与功能逻辑之外独立存在的联想及象征的含义,恢复了装饰在建筑中的合理地位,并树立起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价值
观,从根本上弥补了现代建筑的一些不足。
②后现代主义建筑在实践中基本停留在形式的层面,没有更为深刻的内容,越来越趋向于与一种风格划上等号。
三、绘图题
7. 新德里美国驻印度大使馆外观图和平面图
【答案】
图 新德里美国驻印度大使馆外观图
图 新德里美国驻印度大使馆平面图
四、论述题
8. 试论述当代西方建筑思潮及其发展趋势。
【答案】当代西方建筑思潮及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多元论思潮
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现代建筑思潮向多元化发展,即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这种趋向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