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24经济管理学基础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双边垄断
【答案】双边垄断是指厂商在产品市场上作为产品的卖方是垄断者,在要素市场上作为生产要素的买方也是垄断者。双边垄断是一种特殊的不常见的形式,即市场的买卖双方都是唯一的垄断者。在这样的市场中,一般买方垄断势力和卖方垄断势力可能相互抵消,买方垄断力的存在可能减弱了卖方垄断的效力,或者卖方垄断力的存在减弱了买方垄断的效力。而这种情况下的均衡也不同于完全竞争的结果。
如果出现双边垄断,究竟在什么样的价格上成交,成交量多少,具有不确定性,这只能山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实力来决定。在双边垄断的情况下,讨价还价的结果可能是:买方垄断者倾向于价格由边际成本决定,而卖方垄断者则倾向于价格由边际价值决定。
2. 供给价格弹性
【答案】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供给的价格弹性也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供给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供给的价格点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某点的弹性。假定供给函数为Q=f(P ),以e s 表示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则供给的价格弧弹性的公式为:
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的公式为:
表示单一弹性或单位弹性
; 表示完全弹性
; 。 表示完全无弹性。影响供给的价格弹性大小。 e s >1表示富有弹性; e s <1表示缺乏弹性; e s =1供给的价格弹性根据e s 值的大小也分为五个类型。
的因素主要有:时间长短、生产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及产品的生产周期的长短等。
3. 边际收益产品与边际产品价值
【答案】边际收益产品(MRP )指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收益,它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MP )和边际收益(MR )的乘积,即。厂商为使其利润最大,总是使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增加量等于这一单位要素所耗费的成本,所以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就是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MFC ),这里边际要素成本是指增加雇用最后一个单位劳动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
边际产品价值(VMP )指要素的边际产品(MP )与产品价格的乘积,即。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每个厂商来说,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带来的边际收益(MR )始终不变且等于产品价格,即MR=P,所以边际收益产品与边际产品价值是相等的。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边际收益总是小于价格,即MR
收益产品与边际产品价值之间的差额就是卖方垄断剥削
4.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
【答案】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效用有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之分。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用设想的数字来表示,并加以计算和比较。如消费者消费第一个包子的效用为5,第二个包子的效用为4,因此第一个包子比第二个包子的效用大1。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仅仅是次序概念,而不是数量概念,因此在分析商品效用时,无法用具体数字来描述商品效用,只能用第一、第二等序数来说明各种商品效用谁大谁小或相等。
虽然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效用的认识方法上存在差异,但是它们说明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却是一致的。它们都认为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都能用各自的方法推导出商品需求曲线,只是它们用来表述的工具不同。其中,基数效用论的工具是边际效用,而序数效用论的工具是无差异曲线。
二、简答题
5. 在货币政策博弈中,博弈双方货币当局和工会的策略分别是:是否增加货币供给和是否提高工资。其支付矩阵(用货币测度的好处)如表所示。
表货币政策博弈
说明:
(l )单期静态博弈的结果。
(2)根据跨期博弈讨论“规则”及其信誉。
【答案】(l )单期静态博弈的结果为(增加工资,增加货币供给),这是一个纳什均衡,对应的支付为(2,2)。
工会增加工资,政府增加货币供给,政府得益为2; 政府不增加货币供给,政府得益为l 。工会不增加工资,政府增加货币供给,政府得益为8; 政府不增加货币供给,政府得益为6。因此,无论工会增加工资与否,政府的最优策略都是增加货币供给,于是可以肯定政府会增加货币供给。 面对政府增加货币供给,工会的最优策略就是增加工资。所以,在货币政策博弈中,单期静态博
弈的结果就是,政府增加货币供给,工会增加工资。此时政府、工会得到的支付都不是最大的。 (2)在动态博弈的条件下,参与者的策略选择是相互影响的,由于博弈参与者的行动有先有后,后行动者又能观察到先行动者的行为,其间就会产生一个可信性问题。后行动者可以承诺采取对先行动者有利的行为,也可以威胁先行动者,以使先行动者不得不采取对后行动者有利的策略。承诺与威胁就存在一个可信性的问题。
在跨期博弈中,如果政府和工会信誉良好,且与工会约定不增加货币供给,工会不增加工资,一旦一方违约另一方必然采取相反的策略,这样会使得双方选择(不增加工资,不增加货币供给)的策略组合,此时的支付组合为(6,6)。一旦有一方(如政府)擅自违反约定增加货币供给,则在以后的博弈中,工会很难再相信政府的承诺,不论政府如何保证不会增加货币供给,工会都会选择增加工资的策略组合,即政府的信誉一旦受损很难恢复。因此博弈双方良好的信誉有利于摆脱“囚徒困境”,但信誉是脆弱的,一旦受损又将陷入使双方都不利的困境。
6. 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用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哪一个? 为什么?
【答案】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用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劳动的边际产量。
平均产量(AP L )和边际产量(MP L )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就平均产量AP L 和边际产量MP L 来说,当MP L >APL 时,AP L 曲线是上升的; 当MP L 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一般来说,平均产量可以衡量劳动生产率,当企业主发现平均产量开始下降就不会再雇用更多工人。企业在决定工人的雇用时,总是将工人的边际产量和工人的边际成本进行比较,边际产量大于边际成本时,企业会选择雇用工人。所以,企业主在雇用工人时更关注边际产量。 7. 为什么高档物品生产者不愿意在地摊上出售产品? 【答案】如果高档物品在地摊上出售,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无法辨认出地摊上出售的是高档品还是劣质品,他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会低于高档商品的生产成本,厂商无法获利而不愿意出售商品,即造成类似二手车市场的情形。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