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大学农学院617普通生物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液泡。
【答案】液泡是指在细胞质中由单层膜包被的充满稀溶液的囊泡,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原生生物的细胞中,各有其特有功能。
2. 中心法则。
【答案】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流从DNA 传递给RNA ,再从RNA 传递给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 传递给DNA 的复制过程。后发现,某些病毒中RNA 同样可以反过来决定DNA , 为逆转录,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完善。
3. 电子传递链。
【答案】电子传递链又称呼吸链,是线粒体内膜上一组酶的复合体。
其功能是进行电子传递、的传递及氧的利用,产生
4. 受体介导的胞吞。
【答案】受体介导的胞吞是指通过膜中的受体蛋白专一性地与胞外配体结合,并吞入细胞的现象。
5. 细胞增殖。
【答案】细胞增殖是生命的基本现象,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是维持体内细胞数量动态平衡的基本措施,是受基因调控的精确过程。靠细胞的分裂来实现。
6. 生物多层次结构。
【答案】生物多层次结构是指原子-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生物圈。
和A TP 。
二、选择题
7. 科学家通过对模式动物( )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A. 裂殖酵母
B. 芽殖酵母
C. 秀丽隐杆线虫
D. 大肠杆菌
【答案】C
【解析】秀丽隐杆线虫是现代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模式动物。细胞凋亡现象及其机理最早在线虫中被揭示,野生型线虫从幼虫到成虫发育过程中出现细胞凋亡,进一步研究发现了调节细胞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抑制细胞凋亡的CED-9基因和执行细胞凋亡的CED-3和CED-4基因,随后在脊椎动物中发现了与之同源的基因。
8. 导致种的分化和多形现象的自然选择形式是( )。
A. 单向选择
B. 稳定性选择
C. 歧化选择
D. 密度制约选择
【答案】C
【解析】自然选择包括3种类型:稳定性选择、单向选择和分裂选择。A 项,单向选择(或称为定向选择):在群体中保存趋于某一极端的个体,而淘汰另一极端的个体,使生物类型朝着某一变异的方向发展。B 项,稳定性选择是指把种群中趋于极端变异的个体淘汰,保留那些中间类型的个体,使生物的类型更趋于稳定。C 项,歧化选择是指在分离体中选择极端的类型,相互杂交组成新群体,增加双亲染色体发生交换的机会,有利于打破有利性状与不利性状之间的连锁,经多代选择,有可能把双亲有利性状结合在一起,培育超双亲的新品种。D 项,密度制约选择是指自然选择压力随种群密度发生变化。
9. 原核生物乳糖操纵子调控模型中,调节基因产生阻遏蛋白,阻断( )的作用。
A. 组蛋白
B. 启动子
C. 底物
D. 调节基因
【答案】B
【解析】操纵子是指由在功能上彼此有关的几个结构基因和控制区、调节基因所组成DNA 片段,控制区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只在原核生物中存在。调节基因是指参与其他基因表达调控的RNA 和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其编码的调节物通过与DNA 上的特定位点结合来控制转录,是调控的关键。调节基因通常处在受调节的基因的上游,编码阻遏蛋白,阻遏蛋白结合在操纵基因上,阻断启动子的作用,关闭结构基因的表达。
10.下列关于维管组织运输途径的论断正确的是( )。
A. 木质部、韧皮部的运输途径都是单向的
B. 木质部、韧皮部的运输途径都是双向的
C. 木质部的运输途径是双向的,韧皮部的运输途径是单向的
D. 木质部的运输途径是单向的,韧皮部的运输途径是双向的
【答案】D
11.(多选)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化学感受器是( )。
A. 颈动脉体
B. 主动脉体
C. 颈动脉窦
D. 主动脉弓
E. 右心房
【答案】AB
【解析】化学感受器是指能感受溶于水的化学物质的感受器。心血管活动调节有关的感受器主要有化学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AB 两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分别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和主动脉弓区域,是能感受血液中某些化学成分变化的化学感受器。CD 两项,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壁有对牵张刺激敏感的压力感受器。E 项,右心房中有容量感受器。
12.玉米单株人工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常常出现一定比例白化苗,这是由于( )。
A. 隐性基因纯合所引起
B. 强迫自交能够使基因突变率上升
C. 染色体畸变所引起
D. 异花授粉改为自花授粉后所出现的生理反应
【答案】A
【解析】玉米控制叶绿素的产生与否由一对等位基因(Bb )控制。显性基因B 能使玉米产生叶绿素,,而隐性基因b 会使玉米丧失产生叶绿素的能力,当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 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产生白化苗。玉米(Bb )自交容易产生隐性纯和体bb , 后代出现白化苗。
13.真核生物染色体具有( )。
A.DNA
B. 蛋白
C.RNA
D. 核小体
E. 上述全部
【答案】E
【解析】ABC 三项,真核生物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为DNA 和组蛋白,此外,还有少量非组蛋白和RNA 。DNA 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也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生化研究表明:在染色体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DNA 的二倍,根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特点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两类。RNA 含量很少,不到DNA 量的D 项,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绕在外周的DNA 和8
个组蛋白分子组成。不同生物(或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的核小体,其DNA 片段长度的有所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