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821公共政策分析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制度分析

【答案】制度分析学家认为,制度是指“结构”和“游戏规则”。这些结构规则构成一个社会,特别是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制度是为约束在谋求财富和本人效用最大化中的个人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循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制度分析主张公共政策是政府机构的产物,不同的政府制度导致不同的公共政策。政府应着眼十和平与可持续发展,致力十促进以个人自由、公民权利、市场经济、公共经济、自主治理、有限政府、宪政法治与民主制度等制度平台为基础的公共政策。

2. 社会利益

【答案】社会利益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社会全体成员,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基于一定的社会目标而对诸种社会要素和社会状态的共同需要所体现的利益形态。社会利益是广泛个体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具体的、独立的利益形态。其内容主要有:具有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具有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和具有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3. 公共问题

【答案】公共问题是指影响超出了当事人范围,波及到非直接相关的群体,受到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按社会生活领域的不同将公共问题分为政治、经济、社会(狭义)和文化等领域的问题。

4. 系统分析

【答案】系统分析是一个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索和分析过程。系统分析与技术经济分析不同,其以系统的整体效益为目标,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经过一定范围内的综合分析,寻求最优的可行方案。系统分析既有局部分析,又有整体分析,突出整体性; 系统分析在技术手段与方法的运用上,强调综合性; 系统分析在对系统输入、输出、转换过程和动态变化,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综合研究时,注重动态性。

5. 置信区间

【答案】虽然希望抽样误差越小越好,但误差总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某个样本统计量能否用来估计总体参数,取决于公共管理者对抽样误差的精度要求。公共管理者可以根据样本给出一个随机范围,这个范围以某种可以接受的概率保证对参数估计的正确性,即总体参数以某种概率包含在这个范围内。这个范围被称为置信区间,可以接受的概率被称为置信度或置信水平,通常记

,则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1-α(α为一个较小数)。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如果已知总体标准差。

为:

位值,上限。

6. 政府 是均值标准误。。其中,是样本均值,是正态分布函数在上的分被称为置信区间下限,被称为置信区间

【答案】政府是一个国家为维护和实现特定的公共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组织。一般地,将政府称为第一部门。政府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它是现代社会中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②它由各种正式的公共机构(或组织)组成; ③它在提供物品(或服务)时一般并不以营利为目的:④通过合法地行使强制力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7. 非正式评价

【答案】非正式评估是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不作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非正式评估具有方式灵活、简便易行的特点,评估形式多种多样。非正式评估的缺点是由于评价者掌握的信息有限,并且缺乏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因而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有失客观公正。

8. T. 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答案】史密斯模型是指山史密斯提出的一种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其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目标群体、执行机构与环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史密斯认为,政策可以被界定为由政府在旧的机构内,设立新的处理公共事务的模式或机构,或改变原来的处理模式的复杂行动。政策发布以后即在社会上产生一种“张力”。政策付诸实施以后,政策执行者和受政策影响者,就会感受到一种张力或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冲突。政策执行所产生的张力可能会引起激烈的抗议,因此可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实现政策目标,也可能带来一些其他变革。如果在对张力进行处理以后,运作顺畅,就实现某种制度化,在必要的时候才给予回馈。史密斯将影响政策成败的重要因素归结为以下四类:

(1)理想化的政策。即政策目标是否切合实际? 政策内容是否妥当? 政策规定是否明确、可行?

(2)执行机构。即负责政策执行的政府机关或单位的特性如何?

(3)目标群体。即受公共政策影响的政策对象的特性如何?

(4)环境因素。即影响政策执行或被政策执行所影响的环境方面的因素,可能是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或经济的。

9. 政策系统

【答案】政策系统是指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政策系统是公共政策运行的载体,是政策过程展开的基础。政策主体(政策活动者)一般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政策客体是指政策所

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政策环境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10.非官方参与者

【答案】非官方参与者是指除官方决策者之外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包括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大众传媒、思想库和公民个人等,其作为体制外的力量,通过游说官方决策者,施加压力,从而影响公共政策过程。

二、简答题

11.简述政策决策中过半数同意规则的局限性。

【答案】过半数同意规则是多数票制的一种,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决策规则。区别于简单多数制,过半数同意规则要求至少有1/2以上的投票人支持的决策方案才算通过。在实践中,过半数同意规则的变异包括占多数规则、孔多塞标准、博尔达计数、淘汰投票、赞成投票等多种形式。

过半数同意规则存在缺陷的主要是对于过半数无法准确计算。过半数的最恰当的百分比究竟是多少,是要有2/3票,还是要有3/5票,抑或是要有其他数量的票? 多样化的标准表明过半数规则本身存在模糊不清之处。即使过半数得到准确的计算,过半数规则本身也有不足:

(1)决策中的“多数剥削少数”:即最终集体决策结果体现多数人的利益,少数人的利益被忽略,政策方一案的强制性导致对少数者利益的保护存在不足. 。这显然不符合民主制下尊重多数、保护少数以及防止“多数暴政”的理论原则。

(2)过半数同意规则所认可决策结果未必是正确的。

(3)过半数规则还面临投票“循环”的问题:即投票过程中次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选择结果,各种政策方案都有可能被“循环”通过,从而使结果极不确定。在出现各种方案有可能“循环”通过的情况下操纵议程就可以控制结果,因此过半数规则显然有利于决策程序的制定者或控制者。可见,过半数同意的规则会造成“多数人反对多数人”的决策结局,因此必须对过多数规则进行实践修正。

12.政府失败论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政府失败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干预所产生的一种普遍现象,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形成颇为系统的“政府失败论”。这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确定、发挥或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的机制及手段,避免政府失败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1)必须高度重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及限度问题。政府在履行其职能、干预市场运行时并不总是起到弥补市场缺陷或纠正市场失灵的作用,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确定好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方式及干预的力度。

(2)必须随市场经济发展及经济体制变革及时进行政治一行政体制改革,尤其是转变政府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