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政治学原理2004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复旦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56分)
1、行为政治学
2、国家形态
3、政党政治
4、结构功能主义
5、政治发展的含义
6、阶级
7、民族区域自治
8、违宪审查权
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18分)
三、试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和多党制进行比较分析。(18分)
四、试论政治文化的超前性和滞后性。(28分)
五、试论我国“当前改革是一场大变革”并用我国当代经济体制改革分析。(30分)
参考答案
复旦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56分)
1、行为政治学: 行为政治学的勃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行为主义的着眼点是人及人的行为。与政治学的前两个时期相比较,行为政治学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第一,行为主义关注的是政治活动者的行为,断然拒绝机构研究法。第二,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现象,资料的量化是科学化的重要目标。第三,行为主义强调“社会科学的统一”,即政治学要合理地利用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资料来描述和解释政治现象。第四,行为主义研究主张“价值祛除”或“价值中立”。
2. 国家形态:指一个国家所采取的基本政治制度的性质,也就是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在人类历史上先后经历了奴隶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四种国家形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未来的国家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一国的国体和政体都是以国家形态为标准和依据建立的。国家形态决定国体与政体的性质。
3、政党政治: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又称为政党政治,它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政党进行社会政治活动的合法规则、程序和方式。按照轮流执政的政党数目,通常把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划分为两党制、多党制和一党制。
4、结构功能主义: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结构功能主义在50年代美国的社会学中曾占主导地位。其代表人物还有K. 戴维斯、M.J. 利维、N.J. 斯梅尔塞等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涉及面很广,包括社会理论探讨、经验研究和历史研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