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蒋介石阶级立场的改变。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 D.“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施。
1514年,广东布政司参议陈伯献上奏说:“近许官府抽分(注:征收进口税),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私置兵器,纵横海上。”据此可知() 明政府曾经放松海禁。 明政府加强海禁力度。 明代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略。 陈伯献反对海禁政策。
女,64岁,半年前体检测血压162/90mmHg,尿常规及肾功能正常,此后一直服用卡托普利治疗,1个月前出现夜尿增多、乏力,血压190/110mmHg,尿常规:蛋白(+),肾功能:血尿素氮16mmol/L,肌酐324μmol/L,血钾3.0mmol/L。肾脏B型超声检查:左肾11.8cm×5.2cm,右肾9.0cm×3.8cm。根据上述临床表现,首先考虑() A.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先天性右肾发育不良。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 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 肾动脉狭窄。
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说明较为合理的是() 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 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 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 D.诗歌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来使用。
《史记•平准书》记载:“杜周治之,狱少反者。乃分谴御史、廷尉、正监分曹往,即治理郡国缗钱;得民账务以亿计,奴婢以千万计,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如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主要反映出西汉时期() A.吏治腐败激化了阶级矛盾。 B.推行均田制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C.工商业市镇经济较为发达。 D.政府大力推行抑商政策。
古代有关“丧葬传统”的观点有:一、“丧礼,君与父母、妻、后子死,三年丧服„„或以不丧之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二、“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据此判断以下符合材料的观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