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 审美 审美教育 策略探讨

  摘要


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在《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针对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具体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渗透的可行性和基本策略方法。作者认为,就语文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来看,是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我们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语文不仅是学生学习其他文化科学的基本根据,更是可以用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人格品质、正确的审美能力是完全可以在教师艺术化的教学设计和优美的教学行为中经过因势利导和潜移默化去培养形成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渗透应当贯穿在《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体验”当中。这三个维度并不是割裂开来的,而应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知识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创新的进行实践和艺术化的教学过程为途径和手段全面、综合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渗透。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渗透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不仅要有爱心、耐心,更需要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我们应当以学生的需要为我们教学的出发点,以民主的态度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现在和未来,以审美的眼光来对待教材并充分发掘教材内外的“美”的因素,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来进行课堂教学。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在发现和收获中感受到美的存在,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对美的认识,才能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建构起审美的心理。
审美教育渗透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并能够在这种意识和能力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学习的能力和审美的能力。不仅能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指明方向,也为他们在今后的社会中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我们所倡导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提供现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