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放射医学(医学高级)题库>输血技术(医学高级)题库

问题:

[单选]

患者,男,40岁,因黄疸一个月就诊,入院诊断“胆总管结石、阻塞性黄疸”,Hb121g/L。WBC7.3×109/L,黄疸指数80U,凝血酶原时间(PT)16.7秒,凝血酶原活动度(PA)38%,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1,患者应及时补充()。

A . 维生素E
B . 维生素C
C . 维生素D
D . 维生素K
E . 维生素B

幼儿期易发生意外伤害主要是由于() A.运动功能发育较快。 B.语言功能发育较快。 C.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D.平衡功能较差。 E.以上都不是。 氢氯噻嗪的主要作用部位在() 近曲小管。 集合管。 髓袢升支。 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的近端。 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血培养基。 罗氏培养基。 沙保培养基。 巧克力色培养基。 亚碲酸钾培养基。 呋塞米利尿的主要部位是() 近曲小管近端。 远曲小管远端。 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 集合管。 肾小球。 22岁,G1P0,孕32周,产前经过顺利,因夫妻同房后腹痛半天、阴道少量出血来院急诊。检查:贫血貌,血压14/10kPa(105/75mmHg),心率112次/分,子宫较孕月大,宫高32cm,子宫张力大,放松差并有轻压痛,胎位、胎心不清,血红蛋白70g/L,血细胞比容28%。最能协助诊断的病史、体检为哪一项() 子宫大于孕月。 夫妻同房史。 阴道少量出血。 胎位、胎心不清。 贫血貌与外出血不相符。

患者,男,40岁,因黄疸一个月就诊,入院诊断“胆总管结石、阻塞性黄疸”,Hb121g/L。WBC7.3×109/L,黄疸指数80U,凝血酶原时间(PT)16.7秒,凝血酶原活动度(PA)38%,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1,患者应及时补充()。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凝血酶原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它可以反映肝脏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因子Ⅰ、Ⅴ、Ⅶ和Ⅹ有关,而这些因子也均在肝脏合成。凝血酶原时间的正常值为11~15秒(奎氏法)。肝外阻塞而无明显肝细胞损害时,凝血酶原时间可正常。长期肝外阻塞、胆汁淤积、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时,也可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若给患者注射维生素K时,则凝血酶原时间可恢复正常。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