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评莫里斯·迈斯纳视野中的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

关键词:评析,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

  摘要

  马克思主义自从传入中国以来,它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理论。这两大理论由于它们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深刻影响,也引起了国外学者的普遍关心和广泛兴趣。对于它们的研究逐步成为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性学术课题之一。   自从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诞生以来,国外的中国学研究经历了近七十年的风雨历程。在这其中,诞生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而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将其研究的重点只仅仅集中于费正清,施拉姆、施瓦茨等为数极少的学者的思想。莫里斯·迈斯纳作为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国外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却没有引起广大学者应有的重视。至今,对于他的思想的研究只停留于简单的观点介绍,深入地、系统地研究他的学术思想仍是学术研究领域的空白。本文在大量搜集材料的基础上,抓住迈斯纳研究的重点,即他视野中的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在充分展现其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其学术思想进行了独到、深入地分析,并总结了这项研究对于中国学者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几点重要启示。   全文共分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宏观地介绍了国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的由来。这一部分的论述以历史发展为序,又结合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发展变化的情况,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第二部分:国外学者关于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争论。首先,界定了社会主义观的内涵及其核心。其次,将国外关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归纳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共产主义”、“后社会主义”等几种观点,而关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的争论引发了四次较大的世界大论战。最后,阐述了莫里斯·迈斯纳视野中的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在东西方的深刻影响,显示了加强对其研究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系统地展现了莫里斯·迈斯纳视野中的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首先从迈斯纳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总体思路入手,并在这一总体思路的指导下,从毛泽东、邓小平研究社会主义的方法论,把握的社会主义的特征,探索到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等三个方面对迈斯纳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梳理。   第四部分:评莫里斯·迈斯纳视野中的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这是文章的重点。评析采用总评和分评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迈斯纳的总体研究思路进行了评析。其次对迈斯纳关于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研究进行了总评。最后对迈斯纳研究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评析,这些问题包括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唯意志论和经济决定论、“经济越落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越容易”还是“经济越落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越困难”、社会主义平等和不平等的关系等。   第五部分:着重分析了莫里斯·迈斯纳对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的研究陷入困惑的理论原因、社会原因、文化原因及方法论原因 。   第六部分: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总结评析莫里斯·迈斯纳的学术思想对于中国学者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启示。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已经国际化。2、研究社会主义问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3、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过程,需要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发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4、对国外学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进行评析,有利于国内学者吸收国外学者的有益成果,借鉴他们的研究方法,超越自我文化氛围的局限,在更高的历史和文化起点上观察和反省自身,提高国内研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