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635自然地理学或普通生物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性状。

【答案】性状是指生物体在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区别性特征。

2. 古生物学。

【答案】古生物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发生、发展、分类、演化、分布等规律的科学,它的研宂对象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一一化石。

3. 秋材。

【答案】夏末秋初气候条件渐不适宜树木生长,形成层活动减弱,细胞分裂慢,形成次生木质部的导管细胞直径较小且数量少,木纤维和管胞较多,管壁较厚,细胞排列紧密,这部分次生木质部的材质地致密,色泽较深,称为晚材或秋材。

4. 年轮。

【答案】年轮是由于维管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受季节的影响的生长轮。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茎干横断面上,所出现的若干同心轮纹。每一轮代表着一年中产生的次生木质部,由春材(早材)和秋材(晚材)组成。

5. 初生结构。

【答案】初生结构是指在植物体的初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

6. 次缢痕。

【答案】次缢痕是指除主缢痕外,在染色体上其他的浅染缢缩部位。

7. 食物网。

【答案】食物网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

8. 纯合体。

【答案】纯合体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二、选择题

9. 大肠杆菌的菌株与菌株接合,其结果为( )。

菌株

A. 重组频率低,菌株变为

B. 重组频率低,C. 重组频率高,D. 重组频率高,【答案】C 【解析】菌株变为菌株还是菌株变成菌株 菌株 菌株 接合后的重组频率比菌株含有与染色体特定位点整合的F 因子,因该菌株与菌株高而得名,也称为高频重组菌株。Hfr 菌株与菌株接合的情况比较复杂,接合结果也不完全一样。在大多数情况下,受体细菌仍是菌株。

10.种子植物体内起着水分和无机盐长途运输的主要复合组织是( )。

A. 筛管

B. 木质部

C. 导管

D. 薄壁组织

E. 纤维

【答案】B

11.( )的形成能导致物种的爆发式产生。

A. 多倍体

B. 渐变群

C. 瓶颈效应

【答案】A

12.蚯蚓、昆虫、以及其他高等动物的消化方式是( )。

A. 在细胞内消化食物

B. 细胞内消化占主要地位,也行细胞外消化

C. 在消化道内消化食物

D. 以细胞外消化为主,也行细胞内消化

【答案】C

13.陆生脊椎动物用肺呼吸,下列动物还需要用皮肤做辅助呼吸的是( )。

A. 哺乳动物

B. 爬行动物

C. 两栖动物

D. 鸟类

【答案】C

【解析】两栖动物是最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

吸,皮肤辅助呼吸,成为水陆两栖。

14.染色体端粒酶的作用是( )。

A. 防止DNA 从端粒处降解

B. 降解DNA 复制后余留的RNA 引物

C. 防止DNA 因为复制过程而变短

D. 合成RNA 引物

【答案】C

15.生态系统能量流转的特点是( )。

A. 单向流动

B. 双向流动

C. 多向流动

D. 循环流动

【答案】A

16.毛竹茎的大小是由哪种分生组织的活动所决定的?( )

A. 初生分生组织

B. 先是初生分生组织后是次生分生组织

C. 次生分生组织

D. 是由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共同决定的

【答案】C

17.在下列对细胞器的叙述中,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是( )。

A. 线粒体氧化作用加强

B. 高尔基体数量显著增多

C. 纺锤丝收缩变粗

D. 中心粒分向两极移动

【答案】D

18.遗传密码子AUG 所对应的氨基酸是( )。

A. 苏氨酸

B. 甲硫氨酸

C. 异亮氨酸

D. 苯丙氨酸

【答案】B

【解析】AUG 是起始密码子,同时编码甲硫氨酸。AUG 除了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外,当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