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845计算机综合之数据结构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图中有关路径的定义正确的是( )。

A. 由顶点和相邻顶点构成的边所形成的序列 B. 由不同顶点所形成的序列 C. 由不同边所形成的序列 D. 上述定义都不是 【答案】A

【解析】顶点Vp 到顶点Vq 之间的一条路径是指顶点序列

,路径上边

的数目称为路径的长度。

2. 若元素a ,b , c, d, e,f 依次进栈,允许进栈、退栈操作交替进行,但不允许连续三次进行退栈操作,则不可能得到的出栈序列是( )。

A.d ,c ,e ,b ,f ,a B.c ,b ,d ,a ,e ,f C.b ,c ,a ,e ,f ,d D.a ,f ,e ,d ,c ,b

【答案】D

【解析】4个选项所给序列的进、出栈操作序列分别为:

选项A.Push , Push , Push ,Push , Pop, Pop, Push,Pop , Pop, Push , Pop ,Pop 选项B.Push , Push , Push , Pop , Pop , Push, Pop, Pop, Push, Pop , Push, Pop 选项C.Push , Push , Pop , Push , Pop , Pop, Push, Push, Pop, Push , Pop , Pop 选项D.Push , Pop , Push, Push , Push , Push, Push, Pop, Pop,Pop , Pop , Pop

按照题目要求,不允许连续三次进行退栈操作,所以选项D 所给序列为不可能得到的出栈顺序。

3. 设n 是描述问题规模的非负整数,下面程序片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

【答案】A

【解析】其中,以基本的原操作重复执行的次数作为算法的时间度量。题目中的基本运算是 ,则有语句设其执行时间为T (n )

4. 系统为某进程分配了4个页框,该进程已访问的页号序列为2, 0, 2, 9, 3, 4, 2, 8, 2, 3, 8, 4, 5, 若进程要访问的下一页的页号为7,依据LRU 算法,应淘汰页的页号是( )。

A.2 B.3 C.4 D.8

【答案】B

【解析】LRU 置换算法是选择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予以淘汰。进程有4个页框,题中访问过程中页框的变化如下:

序列:页框:

淘汰:3。

5. 就平均性能而言,目前最好的内排序方法是( )排序法。

A. 起泡 B. 希尔插入 C. 交换 D. 快速 【答案】D

【解析】快速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是复杂度也是

所需要的辅助存储为

仅仅表示的是一个量级,

比如

所需要的辅助存储为和

的量级都为

虽然堆排序的时间

之所以说快排

看似堆排序比快速排序的性能好,

但是需要注意

访问页号为7的页时,内存中存在的页的页号是:3、8、4和5,根据LRU 定义应淘汰的是

最好,是在综合考虑的情况下。

6. 下列选项中,不能构成折半查找中关键字比较序列的是( )。

A.500,200,450,180 B.500,450,200,180 C.180,500,200,450 D.180,200,500,450

【答案】A

【解析】折半查找的过程是:先确定待查找记录所在的范围,然后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找到或找不到该记录为止。折半查找的关键字序列满足:对每一个关键字,其后面的所有关键字序列或

者都小于等于该关键字或者都大于等于该关键字。A 项错误,第三次比较的关键字为450,说明待查关键字位于200〜450间,所以第四次比较时不会遇到关键字180。

7. 线性表是具有n 个( )的有限序列(n >0)。

A. 表元素 B. 字符 C. 数据元素 D. 数据项E. 信息项 【答案】C

【解析】一个线性表是n 个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至于每个数据元素的具体含义,在不同的情况下各不相同。

8. 对于100Mbps 的以太网交换机,当输出端口无排队直通(cut-throughswitching )方式转发一个以太网帧(不包括前导码)时,引入的转发延迟至少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直通交换方式是指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在各端口间交换数据。它在输入端口检测到一个数据包时,检查该包的包头,获取包的目的地址,启动内部的动态查找表转换成相应的输出端口,在输入与输出交叉处接通,把数据包直通到相应的端口,实现交换功能。通常情况下,直通交换方式只检查数据包的包头即前14个字节,由于不需要考虑前导码,只需要检测目的地址的6B ,

所以最短的传输延迟是

9. 算法的计算量的大小称为计算的( )。

A. 效率 B. 复杂性 C. 现实性 D. 难度 【答案】B

【解析】算法复杂度通常分为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算法的计算量的大小可以用时间复杂度衡量,即可以称为计算的复杂度。

10.单链表中,增加一个头结点的目的是为了( )。

A. 使单链表至少有一个结点 B. 标识表结点中首结点的位置 C. 方便运算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