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广东省社会科学院802经济学专业基础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货币数量理论

【答案】(1)传统货币数量论包括费雪方程(即交易方程:Py=MV)和剑桥方程(即庇古的M=kY=kPy),两者的实质是一致的,即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数量关系,物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多少,并成正向关系。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易方程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的作用,而剑桥方程则强调对货币的需求方面。

(2)弗里德曼推演出了新货币数量论,提出货币需求函数为:

式中表示财富持有者手中的实际货币量与市场债券利息率、预期的股票收益率等因素有关。弗里德曼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流通速度v (或者)当作一个由制度决定的常数,而新货币数量论认为稳定的不是V ,而是决定V 值的函数,V 只不过是稳定的外在表现而己。V 在长期是一个不变的量,在短期可以做出轻微的变化。

2. 结构性失业

【答案】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结构性失业经常被认为是摩擦性失业的极端形式,它不能通过扩大总需求予以解决。一般认为对就业有严重影响的比较重要的结构变化有:消费者趣味的变化、技术水平的变化、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消费者趣味、技术水平的长期变化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会新产生一些行业,也会淘汰一些行业,从而造成失业。人口的增长既能影响生产又能影响劳动力供给,所以也会影响失业。

3. 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

GDP 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 )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 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 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4. 平衡预算

【答案】预算盈余BS=政府的收入一政府的支出。平衡预算有以下两层含义:

(1)BS=0,即政府的收入完全等于政府的支出,政府完全实现了收支相等。

(2)△BS=0,即政府收支的变动量等于0。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前,各国普遍采取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都收支平衡。年度平衡预算后来演变成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预算平衡,即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补衰退时的赤字,实现整个周期盈余与赤字相抵。

5. 长期菲利普斯曲

【答案】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于横轴的一条直线,此时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货币主义者)提出,在工资谈判中,工人们关心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货币工资。当通胀率不太高,工人没有形成通胀预期的话,那么,通胀与失业确实会有替代关系,但物价变动和就业变动(从而失业率变动)的替代关系只会是短期内存在。

随着时间推移,工人们发觉他们的实际工资随物价上涨而下降,就会要求相应地增加货币工资,以补偿通胀给自己造成的损失。于是,用通胀换取降低失业率的政策就没有效果,政府如果要降低失业率,就必须采取超过预期的通胀率的政策,使工资增长再次滞后于物价上涨,使厂商因实际工资下降而愿增雇工人,这样,更高的通胀率与失业率产生一定交替关系,这在菲利普斯曲线图形上表现为曲线向右上移动。

这样的过程不断继续下去,即工人不断形成新的通胀预期,使换取一定失业率的通胀率越来越高,一条条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上移动,最终演变成1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它之所以叫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由于它表示,在长期内,失业与通胀间不存在相互交替的关系,这种替代关系只存在于短期。

二、计算题

6. 三部门组成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80+0.8yd ,投资函数为i=20-5r,货币需求函数为L=0.4y-10r, 政府购买支出g=20, 税收T=0.25y,名义货币供应量M=90,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为285。其中r 是利率,y d 是可支配国民收入,Y 是国民收入。

(1)若价格水平P=2,则IS-LM 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各为多少?

(2)若总供给曲线为y=235+40P,则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各为多少?

(3)若通过变动政府购买而实现充分就业,求政府购买的变动量与价格水平。

(4)若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而实现充分就业,则需要如何变动货币供应量?

【答案】(1)由三部门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可得:

化简得IS 曲线方程为:y=300-12.5r 由货币市场均衡条,可得:,化简得LM 曲线方程为:

y=112.5+25r

联立IS 曲线和LM 曲线方程可得均衡利率为r=5,均衡收入为y=237.5。

(2)由当价格为P 时,LM 曲线方程为

得总需求函数为。 ,与Is 曲线方程,联立,可联立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

解得:。

(3)将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y=285代入总供给方程得:

285=235+40P

解得:P=1.25。设政府购买支出为

将P=1.25代入总需求方程得:

求解得,即政府需要增加15单位的购买支出来实现充分就业。 ,此时总需求方程为。

(4)同样,充分就业时P=1.25,代入总需求方程得:

求解得:M=127.5。

,即应通过增加37.5单位的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