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大学会计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持续经营假设
【答案】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在于:企业将按原定的用途去使用现有的资产,按原来承认的条件去偿还债务,资产才能按历史成本计价,才能按流动性分类,固定资产折旧才能计算。总之,持续经营假设保证了基本的会计方法和会计原则得以正常应用。当然,在企业确定破产清算时这—假设就不再适用。
2. 商誉
【答案】商誉是指企业在购买另—个企业时,购买成本大于被购买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商誉的入账价值-实际买价-—(被购买企业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负债公允价值-或有负债公允价值)。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在企业持续经营期间,不进行摊销。
每年年末,企业应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应当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企业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对于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应当自购买日其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 难以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的,应当将其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组合。在将商誉的账面价值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时,应当按照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公允价值占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进行分摊。公允价值难以可靠计量的,按照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占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进行分摊。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但确认的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商誉减值损失不应超过其分摊的商誉金额,超过部分属于该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减值损失。企业应根据确认的减值损失,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商誉减值准备”或相关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3. 实地盘存制
【答案】实地盘存制也称为“定期盘存制”,是指通过实物盘点的方法确定存货期末结存数量,然后分别乘以各项存货的盘存单价,计算出末期存货的总金额,再依据“本期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倒轧出本期销货成本的盘存制度。这种方法要求对各种存货
的账面记录平时只根据原始凭证登记收入的数量和金额,而发出存货的数量和金额,平时则不作记录。期末通过实物盘点确定结存存货的数额,倒算出本期发生存货的数额,并据以登记存货明细账的发出栏。采用实地盘存制,平时可以不登记存货明细账的发出栏,从而简化了核算手续,减轻了工作量。其主要缺点是:(1)核算手续不够严密,不能通过账簿记录随时反映各种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不利于存货的计划、管理和控制。(2)由于发出存货的成本是通过倒算方式确定的,如果出现收发错误、毁损、自然损耗、被盗等情况,账面均无反映,而是全部隐藏在倒算出的本期发出(销售或耗用)存货之中,这就不利于对存货的管理,影响成本计算和利润确定的正确性。此外,实地盘存制要求定期(至少每年)对存货进行全面盘点,工作量很大。实地盘存制比较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且单位价值较低的企业,尤其适用于自然损耗大、数量不确定的鲜活商品。
二、简答题
4. 企业哪些税金应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核算?
【答案】“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日常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该账户借方登记按照规定计算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税金及附加; 贷方登记企业收到的先征后返的消费税、营业税等原记入本科目的各种税金,以及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期末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另外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在本科目核算。
5. 何谓资本公积? 它主要米源于哪些方面? 用途如何?
【答案】(1)资本公积是指由投资者投入但不能构成实收资本,或从其他特定来源取得、由投资人共同享有的部分。
(2)资本公积的形成来源主要是资本溢价。资本溢价是指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大于注册资本而产生的差额,它是资本公积中最主要的项目。资本溢价的产生包括两种情况:
①股份公司创办时发行股票,其发行价格超过股票面值的差额部分,与股本一起作为股东的资本投入公司,股票面值部分计入股本,超过股票面值的溢价收入计入资本公积,或者由于资产的不可分割性导致实际投入公司的资产价值超过按出资比例计算的出资额部分;
②公司创办后有新股东加入时,为了维护原股东的权益,新股东一般要付出大于原股东的出资额,才能获得与原股东相同的投资比例,新股东投入资本中等于原股东投资比例的出资额部分,将其计入股本,大于原股东投资比例的出资额部分则计入资本公积。
(3)资本公积的主要用途就在于转增资本,即在办理增资手续后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按股东原有股份比例发给新股或增加每股面值。
6. 何谓会计循环? 试述会计循环的步骤及其基本内容。
【答案】会计循环是指自经济业务发生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至会计期末编制财务报表的会计工作过程。它包括如下—连串的步骤和内容:
(1)填制原始凭证,记录经济业务;
(2)根据原始凭证在各种日记账中序时地登记经济业务,或者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
(3)根据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或日记账逐笔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4)根据日记账或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将经济业务过入或记入总分类账;
(5)编制调整本期发生额和余额表(或称试算表)前,先试算总分类账各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之和与贷方发生额之和以及借方余额之和与贷方余额之和是否相等;
(6)将期末账项调整分录记入日记账,或者编制记账凭证,然后据以过入或记入总分类账和有关明细分类账;
(7)将期末账项结转分录记入日记账,或者编制记账凭证,然后过入或记入总分类账和有关明细分类账;
(8)将计算确定本期利润的分录记入日记账,或者编制记账凭证,据以过入或记入总分类账和有关明细分类账,结转各种收入和成本、费用账户; 然后将利润分配分录记入日记账,或者编制记账凭证,据以过入或记入总分类账和有关明细分类账;
(9)编制结转本期发生额和余额表以及有关明细分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明细表,检查期末账项调整、账项结转和其他结账等记录的正确性,然后统计各账户;
(10)根据总分类账和有关明细分类账户所提供报表,总括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7. 什么是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如何确认?
【答案】(1)企业的有些交易活动,并不转移资产的所有权,而只是让渡资产的使用权,由此取得的收入,即为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和使用费收入。
①利息收入,主要是指金融企业对外贷款形成的利息收入,以及同业之间发生往来形成的利息收入等。
②使用费收入,主要是指企业转让无形资产(如商标权、专利权、专营权、软件、版权)等资产的使用权形成的使用费收入。
(2)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①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指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金额收回的可能性大于不能收回的可能性。如果企业估计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金额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就不应确认收入。
②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指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金额能够合理地估计。如果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金额不能够合理地估计,则不应确认收入。
8. 什么是会计分录? 试分析会计分录与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之间的关系。
【答案】(1)会计分录是指按反映—项经济业务的会计科目,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借助记账符号,分别记录其增加或减少数量变化的—种方法,也指经济业务应记会计科口名称、登记方向和登记金额的—种会计的原始记录。编制会计分录是会计工作的第—步。在实际工作中,它是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