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982经济理论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消费者价格指数及其缺陷。

【答案】(1)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是反映消费品(包括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状况的一种价格指数,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它根据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而编制,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

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

(2)消费者价格指数尽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们的生活费用,但却存在以下诸多缺陷: ①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组合的种类和数量是固定的,如果一些消费者实际消费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组合及数量与CPI 不一致,这些消费者的生活费用及其变化就不能完全在CPI 上反映出来。比如目前中国的CPI 中食品的权重很高,而高收入者的主要消费支出可能用于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和服务等,高收入者的生活费用及其变化就会与定期公布的CPI 不相一致。

②消费者价格指数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替代倾向。由于CPI 衡量固定的一篮子物品的价格,所以,它没有反映消费者用相对价格下降的物品进行替代的能力。因此,当相对价格变动时,真实生活费用的增加比CPI 慢。

③消费者价格指数没有考虑到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出现。当新产品或新服务出现后,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而更多的选择意味着消费者为了维持既定生活水平所需要支出的钱可以减少了。因此CPI 会高估生活费用的变化。

④消费者价格指数难以反映和衡量产品和服务质量。如果一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了,而这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保持不变,单位货币的购买力实际上是上升了; 反之,则下降。但由于CPI 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组合是固定的,所以也难以反映和衡量产品和服务质量。

2. 失业、就业和不再工作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失业现象从表面上看就是过多的劳动力去追逐过少的工作岗位。失业通常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以及周期性失业。在统计失业人口时,必须针对那些面对劳动力市场失业的人口,这些人具有劳动能力且在寻找工作,但在劳动力市场上却找不到工作。

所有不是通过劳动力市场的调节引起的失业都不能计入失业范围。如退休工人、学生、家庭主妇等,这些人并不寻找工作,不算失业,只能称他们不再工作。就业是指一定时间内在企业中

工作的人。由于疾病、休假等原因暂时脱离工作岗位的人不能算作失业人口,也不能计入不再工作的人中。

3.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0而小于1?

【答案】一般情况下,可以说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但是平均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人于0而小于。分析如下:

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口收入变动量的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

,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下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

(1)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分文不

增加消费,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

,因此,一般,所以,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

。只要不等于1或0,就有0

(2)可是,平均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大于0而小于1。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0时,为了维持基本生活,哪怕是借钱也必须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

例如,如图所示,当收入低于y 0时,平均消费倾向就大于l 。这是因为,当收入低于y 0时,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的连线与横轴所形成的夹角总大于45°,因而这时APC > 1 。

图 消费曲线

4. 长期劳动合同论与工资黏性有什么关系?

【答案】长期劳动合同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汽车、钢铁、建筑、机电、航空、铁路等许多行业是高度工会化的,而服装、饮食、零售朴等行仲是非下会化的。在下会化行\}l}中,劳资双

方一般签订为期月年或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这会形成每三年谈判一次工资的周期,但不同行业和厂商的合同的谈判和签订并不是同步的,而是交错进行的,从而每年都有新的合同签订,也有合同期满。影响工资谈判的因素很多,劳资双方对这些因素都要进行调查研究,因而谈判要花费成本。如果谈判不成功,那么罢工给双方带来的损失会更大,而长期劳动合同对厂商和工人都是有利的,可以降低谈判成本,减少罢工次数。

因此,厂商和工人都愿通过谈判签订长期合同,其结果是合同期内工资固定,而且由于合同期满的时间相互交错,排除了工资适应条件变化而迅速调整的可能性,使名义工资具有黏性。

5. 简述鲍莫尔一托宾的交易性货币需求模型。

【答案】20实际50年代,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和詹姆斯·托宾分别发展了相似的理论模型,证明交易性货币需求同样受到利率影响。他们的模型被合称为鲍莫尔一托宾模型。

鲍莫尔一托宾模型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犹如持有存货,一方面随收入增加,需要有更多的货币从事交易; 另一方面,随着利率的提高,持有货币的成本(放弃的利息收入)就上升,因此,货币的交易需求量会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随利率卜升而减少。货币需求的存货理论把人们最优的货币持有量用一个称之为货币需求的平方根公式表示:

式中,tc 为现金和债券之间的交易(转换)成本; y 为人们月初取得的收入; r 为利率。

由此可见,鲍莫尔一托宾模型补充和完善了凯恩斯的交易需求理论。该模型认为,即使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也会对利率的变化作出敏感反应,而且相对于交易数值而言,货币的交易性需求也呈现出规模经济的性质。

6. 什么是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黄金分割律? 政策制定者一般都希望实现黄金分割律的稳定增长吗?

【答案】(1)如果一个经济的目标是,使人均消费量达到最大,那么,在技术和劳动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固定不变时,应如何选择人均资本量(资本劳动比率)的问题,经济学家费尔普斯利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做出了回答:如果对每个人的资本量选择能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则每个人的消费就会达到最大。这一结论被称为黄金分割律。用公式表示是:

在该式中,表示资本的边际产品。由于人均产量Y 是人均资本的函数,即y=f(k )。从

c c=C/L),)和广化部分(nk )即人均消费(得

则。从该式可见,

当。时,人均人均产量中减去资本深化部分(如果资本一劳动之比不变,

消费可达到最大化,黄金分割律可用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