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 . 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 . 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C . 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 . 经济体制制约技术转化

摆放冷菜时要注意()、()、口味的搭配和间隔,盘与盘之间距离相等。 在管道平面的布置图中,有两条交叉管线,断开的一条管线在() 左面。 右面。 上面。 下面。 个人贷款与企业贷款的特征比较分析:() 个人贷款比企业贷款的风险低。 个人贷款的还款意愿比企业强。 企业贷款的利率弹性比个人贷款的利率弹性大。 个人贷款更能够促进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 黄曲霉毒素主要损害的部位是()。 肾脏。 膀胱。 神经。 肝脏。 化学物质不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因。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从20世纪50-80年代,苏联并未发生制度的变革,故A项错误;材料中苏联的科研取得了重大成就,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可,研究的方向并未说明受经济体制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重点不是科技交流,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材料考查的是20世纪80年代苏联钢锭生产采用新技术的情况可以看出苏联的新技术在转化为生产力方面的落后,这主要是因为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技术转化减少,故D项正确,故选D。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