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紫癜的描述,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血液溢于皮肤黏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 常伴鼻衄、齿衄,甚则呕血,便血,尿血。 是小儿出血性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疾病。 多见于婴幼儿。 是一种较重的证候。
女,32岁,发热2周,高达41℃,伴头痛,无咳嗽,无呕吐、腹泻,曾按"感冒"治疗,无好转。体检:贫血貌,表情淡漠,脉搏64次/分,双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及,脾肋下刚触及。血白细胞计数3.0×109/L,中性粒细胞0.67,淋巴细胞0.33,胸片未见异常。对上述病例,首选治疗药物是() A.青霉素。 利福平。 喹诺酮类药物。 头孢菌素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
除哪项之外,均为脾肺气虚型遗尿之见症() 少气懒言。 面色发白。 神疲乏力。 常自汗出。 纳呆便溏。
发生遗尿的原因除下元虚寒、肾气不足和肝经湿热、火热内迫外,还可见() 精神疲劳,睡前多饮。 年龄幼小,不能控制。 脏腑未坚,智力未全。 经脉未盛,气血未充。 脾肺气虚,膀胱失约。
女,23岁,既往有HBsAg阳性史。7天前无诱因发烧,体温逐渐上升,波动于37.5℃~39℃,近2天体温持续在38.5℃~39.5℃不降。查体:T39.5℃,P88次/分,BP110/70mmHg,神清,表情淡漠,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右下腹压痛(+),肝右肋下2cm,脾未触及,肝浊音区不小,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化验:WBC3.5×109/L,N60%,L40%,血HBsAg(+),抗HAV-IgG(+)。该患者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是() A.心包炎。 急性胆囊炎。 肠出血、肠穿孔。 支气管肺炎。 肝性脑病。
肝经湿热型遗尿的首选方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