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堂与殿
【答案】堂与殿都是指台基。古建中台基均作堂,宋代称“阶基”,清代及今称为“台基”。殿也指台基,后把高显崇丽之建筑称之为堂或殿,汉以后殿成为宫中之堂的专称,并以正脊是否筑吻区别堂与殿,有吻者为殿,无吻者为堂。
2. 九脊顶
【答案】九脊顶,清称歇山顶,是中国古建筑的一种屋顶形式,屋顶上半部为两面坡,下半部为四面坡,是悬山顶与庑殿顶上下相交而成。它由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
3. 应县木塔(佛宫寺释伽塔)
【答案】应县木塔位于山西应县,建于辽清宁二年,它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塔建在方形及八角形的二层砖台基上,塔身也是八角形,底径30米,高九层67.31米(外观5层,暗层四层)。塔身的收分合理,暗层用来结构处理以加固塔身,使其在经过数次地震,仍安然无恙. 是世界现存木塔中最高的,也是我国仅存两个木塔之一,也是现存最早的木塔。
4. 模印拼嵌画像砖墓
【答案】模印拼嵌画像砖墓是指墓内壁面用模印画像砖拼嵌成大幅砖画的东晋南朝墓葬,分布于南京市及附近的
丹阳县等地。其做法是将画像按粉本分别模印在多块砖坯上,入窑烧成砖后,再拼嵌在墓壁上。模印拼嵌画像砖墓是在一块单砖构成一幅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到东晋末南朝初出现了由多达十块到数百块砖构成的大幅画面。
5. 天井与甬道
【答案】天井与甬道是中国古代墓葬的组成部分。天井是指开凿于长墓道中的竖井,最初出现于北魏时期,或为对现实生活中院落的模仿,唐以后由于墓道的缩短并消失,天井也随之消失。甬道是指墓葬中联接墓门和墓室的通道,多见于魏晋隋唐墓。
6. 盘龙城
【答案】盘龙城遗址于1954年发现,1974、1976年进行较大规模发掘,其位于湖北省黄陂县叶店。年代约为公元前15世纪前后,属于商代中期的城市遗址。这一遗址的发现对于了解商代文化的分布、城市性质、宫殿的形制和建筑技术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占城位于府河北岸高地偏东
南部,平面略呈方形。遗迹的分布状况表明,城内仅有宫殿,具有宫城形制,城外侧则是居民区和手工业区,表明该古城尚属早起城市的形态。
7. 工官
【答案】工官是秦汉时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从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律竹简中可以看到,当时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县有工官、司空。汉承秦制,在中央及有些郡县设置工官,诸侯王国也有工官。工官产品主要供皇室御用、赏赐及官府军队的需要。考古发现的汉代铁器、漆器外多有工官字样。
8. 梭柱
【答案】梭柱是指上下两端均有收缩、略如梭形的柱子。《营造法式》中已有梭柱做法,规定将柱身依高度分三等,上段有收杀,中、下二段平直。六朝至宋期间,它主要在官式建筑上出现,明代江南民间某些建筑仍采用梭柱。河北定兴北齐义慈惠石柱上端的建筑雕刻是我国现知最早的梭柱现象。
二、填空题
9. 中国木构体系模数在宋代采用“_____”,基本模数为“_____”(1材=15分),清代采用_____为基本单位的模数制。
【答案】材份制;分;以坐斗斗口宽度
10.天安门的屋顶形式称为_____,太和殿的屋顶形式称为_____。
【答案】重檐歇山顶;重檐庑殿顶
11.我国的古代佛塔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答案】楼阁式;密檐式;单层塔
12.建筑角梁的构造做法在南方以苏州一带的水戗发戗和_____发戗两种形式为代表,戗指的是建筑的戗脊,发戗就是_____。
【答案】嫩戗;起翘
13.金茂大厦_____中国国家大剧院_____
【答案】SOM ; 保罗•安德鲁
14.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_____。
【答案】钱伯斯
15.北京故宫从大清门到太和殿,中轴线上依次布置通过_____座门、_____个封闭空间,总长1700余米,形成三处空间高潮:天安门、午门、太和殿。
【答案】5;5
16.中国近代华盖建筑事务所是由_____、_____、_____三人合办的,他们都是毕业于_____大学。
【答案】赵深;陈植;童寯;宾夕法尼亚大学
17.中国近代首批建筑师多毕业于美国的_____大学,那里曾是_____派的大本营。
【答案】宾夕法尼亚;学院
18.清官式建筑屋面举高,其中飞檐为_____举,脊步为_____举,其余按照檩数不同,分别为五举、六五举、七举、七五举等。
【答案】三五;九
三、简答题
19.试述明代建筑的发展特点。
【答案】(1)砖已经普遍使用于民居砌墙。
(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得到提高,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3)在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此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小,逐渐退化为纯装饰物件,而使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得到加强,构件卷杀得以简化。
(4)建筑群的布置更加成熟。如北京十三陵、北京故宫。
(5)官僚地主私家园林较为发达,多集中在物资丰裕和文化发达的城市及其近郊,造园艺术也有所发展。
(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如此时的彩画主要有苏式彩画、旋子彩画和和玺彩画三种。
20.穿斗式和抬梁式木构架优缺点的比较。
【答案】(1)定义
①穿斗式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一种形式,这种构架以柱直接承檩,没有梁,原作穿兜架,后简化为“穿逗架”。
②抬梁式,又称叠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使用范围广,在汉族宫殿、庙宇、寺院等大型建筑中普遍采用,更为皇家建筑群所选,是汉族木构架建筑的代表。
(3)比较
①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适用于室内空间尺度不大的情况。 ②抬梁式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空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