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938微生物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Calvin 循环可分_____、_____和_____3个阶段。
【答案】竣化反应;还原反应;受体的再生
2. 在豆血红蛋白分子中,其蛋白质部分由_____所触发,再由_____的基因进行编码和合成;而血红素部分则由_____所触发,再由_____基因进行编码和合成。
【答案】肽聚糖;植物;植物;根瘤菌
3. 产甲烷细菌的细胞壁不含_____,它属于_____。
【答案】肽聚糖;古生菌类
4. 抗原与抗体间有八类主要反应,例如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
【答案】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中和反应
5. 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环境条件下,使其处于代谢不活泼状态。
【答案】干燥;避光;缺氧;缺乏营养物质;低温
6. 豆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的含_____蛋白,可通过_____和_____间的变化发挥“缓冲剂”作用,使
,使根瘤菌中的豆血红蛋白结合_____与游离_____的比率维持游离_____维持在低而恒定的水平上
在_____比1的水平上。
【答案】铁;氧化态还原态10000
7. 补体主要有_____细胞和_____细胞产生,其化学成分为_____,它被_____激活后具补充抗体的作用。
【答案】肝;巨噬;血清蛋白;抗原-抗体复合物
8. Anabaenaazotica 的异型胞通常是_____生,在光学显微镜下它是_____的,细胞两端有_____。它能控制_____的进入,保持异型胞内_____,以利于_____。
【答案】间;透明;极节;氧气;低氧分压;固定分子氮
9. 细菌的染色方法有_____、_____和。其中鉴别染色法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简单染色法;鉴别染色法;负染色法;革兰染色法;抗酸性染色法;芽孢染色法;姬姆萨染色法
10.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会发生不利于其继续生长的pH 变化,一般可采取两类方法作外源调节:①_____, 过酸时可加入_____或_____等调节;过碱时,可加入_____或_____等调节;②_____,过酸时可通过_____或_____调节,过碱时可通过_____或_____调节。
【答案】治标方法;
当碳源;降低通气量
治本方法;加适当氮源;提高通气量;加适
二、名词解释
11.硝化作用。
【答案】硝化作用是在好氧条件和无机化能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氨被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
12.R 质粒。
【答案】R 质粒,又称R 因子,是指痢疾志贺氏菌等许多细菌产生并转移耐药性的遗传因子,一般由两个相连的DNA 片段组成,其一抗性转移因子,另一为抗性决定子。
13.新陈代谢(metabolism )。
【答案】新陈代谢(metabolism ), 简称代谢,是推动生物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源,通常泛指发生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总和。
14.厌氧乙酰-CoA 循环。
【答案】厌氧乙酰-CoA 循环,又称活乙酸途径,是近年来在一些能利用氢的严格厌氧菌包括产甲菌、硫酸盐还原菌和产乙酸菌中发现的新的自养还原途径。它们不存在Calvin 循环,因由乙酰-辅酶A 途径来担任还原功能。
15.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dissimilative nitrate reduction)。
【答案】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dissimilative nitrate reduction)是指在无氧条件下,某些兼性厌氧微生物利用硝酸盐作为呼吸链的最终氢受体,把硝酸盐还原为程。又称硝酸盐呼吸或反硝化作用。
16.延胡索酸呼吸。
【答案】延胡索酸呼吸是无氧呼吸的一种,某些兼性厌氧菌呼吸的末端氢受体为延胡索酸,其还原产物为琥珀酸,这种生物氧化产能过程为延胡索酸呼吸。
直至的过
三、简答题
17.蛋白质和核酸分子被用作微生物进化谱系分析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蛋白质和核酸分子被用作微生物进化谱系分析所依据的原理:
蛋白质、核酸分子序列进化变化的显著特点是进化速率相对恒定,也就是说分子序列进化的改变量(氨基酸或核苷酸替换数)与分子进化的时间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类群的生物分子序列的改变量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和推测它们的分歧时间。
18.简述化能自养型微生物能量代谢的特点。
【答案】化能自养型微生物能量代谢的特点:
(1)无机底物的氧化直接与呼吸链发生联系,即由脱氢酶或氧化还原酶催化的无机底物脱氢或脱电子后,可直接进入呼吸链传递,这与异养微生物对葡萄糖等有机底物的氧化要经过多条途径逐级脱氢明显不同;
(2)呼吸链的组分更为多样化,氢或电子可以从任一组分直接进入呼吸链;
(3)产能效率即P/O比一般要低于化能异养型微生物。
19.两株基因型分别为和的大肠杆菌在混合培养后出现了野生型菌株,你如何证明原养型的出现是接合作用,转化作用或转导作用的结果?
【答案】(1)实验方法:
①将两菌株分别放人中间有烧结玻璃的U 形玻璃管中,两边反复加压使液体交换,分别培养;
②将两菌株先分别加入一定量的DNA 酶消化分解胞外的游离DNA 分子,再混合培养。 (2)实验结果:
①若在实验一与实验二中均有原养型出现,说明是转导作用,因为带有供体DNA 的噬菌体可通过烧结玻璃,并且噬菌体中的DNA 不受DNA 酶的作用;
②若在实验一中无原养型出现,而在实验二中有原养型出现,说明是接合作用,因为接合作用需菌体接触,但胞外的DNA 酶不能作用于接合转移的DNA ;
③若在实验一与实验二中均无原养型出现,说明是转化作用,因为游离DNA 不能通过烧结玻璃,而且要被DNA 酶分解。
20.简述益生菌的概念、作用对及其机理。
【答案】(1)概念:益生菌一般是指通过改善肠道内等微生物区系的平衡而对动物起有利作用的微生物活菌制剂。
(2)益生菌的作用及其机理:
①竞争性的排除有害微生物;
②帮助机体分解营养物质;
③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21.用鲎试剂法测定内毒素的原理是什么?用此法代替家兔法有何优点?
【答案】(1)鲎试剂法的定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