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多处理机分类中,不属于紧耦合系统的是( )。
A.SMP (对称多处理机) B.PVP (并行向量处理机) C.MPP (大规模并行处理机) D.DSM (分布共享存储器多处理机) 【答案】C
2. 为解决计算机主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主机将要输出的数据依次写入该缓冲区,而打印机则依次从该缓冲区中取出数据。该缓冲区的逻辑结构应该是( )。
A. 栈 B. 队列 C. 树 D. 图 【答案】B
【解析】这类问题一般都先分析题目中的数据具有什么操作特性或是结构特性比如“先进后出”、“先进先出”等再判断其逻辑结构。栈和队列是操作受限的线性表,栈具有先进后出的特性而队列具有先进先出的特性。由于本题中先进入打印数据缓冲区的文件先被打印,因此打印数据缓冲区具有先进先出性,则它的逻辑结构应该是队列。
3. 5个字符有如下4种编码方案,不是前缀编码的是( )
A.01, 0000, 0001, 001, 1 B.011, 000, 001, 010, 1 C.000, 001, 010, 011, 100 D.0, 100, 110, 1110, 1100
【答案】D
【解析】在一个字符集中,任何一个字符的编码都不是另一个字符编码的前缀。约定左分支表示字符‘0’,右分支表示字符‘1’, 则可以用从根结点到叶子结点的路径上的分支字符串作为D 选项中,该叶子结点字符的编码。如此得到的编码必是前缀编码。编码110是编码1100的前缀,故不符合前缀编码的定义。
4. 某时刻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1
此时的安全序列是( )。 A.P1, P2, P3, P4 B.P1, P3, P2, P4 C.P1, P4, P3, P2 D. 不存在 【答案】D
【解析】典型的死锁避免算法,银行家算法的应用。银行家算法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点知识单元,考生对此应该非常熟悉,本题并无难点。分析一下表2,可以看到,经过P1, P4的运行以后,可用资源是2, 2,1,而P2, P3所需资源分别是1,3, 2和1,3,1。所以剩余资源已经不够P2或P3的分配,亦即找不到能够安全运行的序列,因此此时是处于不安全状态,所以不存在这样的安全序列。
表
2
5. 某计算机的控制器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微指令中的操作控制字段采用字段直接编码法,共有33个微命令,构成5个互斥类,分别包含7、3、12、5和6个微命令,则操作控制字段至少有( )。
A.5位 B.6位 C.15位 D.33位 【答案】C 。
,根据每个类中微命令的多少可以分别【解析】33个微命令分成5个互斥类(即5个字段)
确定字段的长度为3、2、4、3、3位,又因为采用直接编码方式,所以它们之和3+2+4+3+3=15也就是操作控制字段的位数。
6. 下列线索二叉树中(用虚线表示线索),符合后序线索树定义的是( )。
【答案】D
【解析】线索二叉树利用二叉链表的空链域来存放结点的前驱和后继信息,解题思路较简单。题中所给二叉树的后序序列为dbca 。结点d 无前驱和左子树,左链域空,无右子树,右链域指向其后继结点b ; 结点b 无左子树,左链域指向其前驱结点山结点c 无左子树,左链域指向其前驱结点b ,无右子树,右链域指向其后继结点a 。所以正确选项为D 。
7. 某机器字长16位,主存按字节编址,转移指令采用相对寻址,由两个字节组成,第1字节为操作码字段,第2字节为相对位移量字段。假定取指令时,每取一个字节PC 自动加1。若某转移指令所在主存地址为2000H ,相对位移量字段的内容为06H ,则该转移指令成功转移后的目标地址是( )。
A.2006H B.2007H C.2008H D.2009H 【答案】C
【解析】相对寻址方式的有效地址EA=(PC )+D,其中PC 为程序计数器,D 为相对偏移量。主存按字节编址,取指令时,每取一个字节PC 值自动加1。由于转移指令由两个字节组成,取出这条转移指令之后的PC 值自动加2,为2002H ,故转移的目标地址为2002H+06H=2008H。
8. 某数采用IEEE754单精度浮点数格式表示为C6400000H ,则该数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IEEE754单精度浮点数格式为C6400000H 表示为二进制格式为1100011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转换为标准的格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