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1

  摘要

一、简述题

1. 荧屏评论性新闻为何发展很快?

【答案】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五彩缤纷的荧屏上,评论性节「和谈话类节口方兴未艾,从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对话”等栏目的开播,到各地方电视台的焦点、热点板块节目的面世,各具特色的评论性节目相继荟萃一堂,一时间形成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景观。这根植于上世纪90年代社会转型期中国大众的一种价值取向。

(1)人们的思想观点长期没有机会在公共场合得到沟通、碰撞和理解,如今有这个平台,可展示不同层面人们的看法和个性观点,就此自然而然地被卷入屏幕上的种种交流活动中。

(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商品大潮的节节进逼,人们的价值追求越来越多元化,在审美取向上则是趋于个人化和平民化。观众开始有对娱乐、幽默、轻松节目的需求,并希望在节目中能找到一个参与其中表达自我的位置。因而,这类评论性节目一推出,就以鲜明的特色吸引着观众,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同时促进新闻节目质量的提高。

2. 你怎样理解社论的价值?

【答案】(1)社论的含义

代表媒体编辑部和同级党委就国内外当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重大事件或重要问题进行分析评论,及时表明某级党委的立场和态度,阐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注重政策性、思想性、指导性,文风庄重、严谨、朴实、鲜明。

(2)社论的主要任务

①直接地、理论联系实际地阐述当前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及时传达党的指示精神,部署工作,提出任务。

②对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代表性与方向性的事物加以评述,表明编辑部对此的认识和态度,帮助受众认清这类事物和现象的实质,有时并阐明对当前工作的意义和影响。

③以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依托,就全局问题发表议论,分析形势,提出任务,或为重要外事活动发表礼节性评论。

(3)社论的地位与作用

①社论是新闻媒体的主要言论形式,也是一种最重要的言论形式。它是媒体的灵魂,它代表一家报纸发言,及时地给党和政府、给整个社会提供信息和意见,体现媒体所代表的方向,体现媒体的基本政治倾向和立场。判断一家媒体的立场和观点,主要看它在重大问题上发表社论所表明的观点。新闻媒体的阶级性和党派性,也往往是通过社论得到最直接、最鲜明的反映。

②邓拓曾说:“一个报纸有没有社论,是不是经常有社论,广大读者对社论阅读的情况怎样,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