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854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电视述评
【答案】电视述评是述评这种融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于一体的杂交品种在电视中的具体运用。它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做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虽然在篇幅上述多于评,但述是手段,评是目的。在夹叙夹议、述评结合中,以评驭述,具有鲜明的导向性。电视述评与报纸、广播述评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特殊的表现手段。它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和解说、论述性语言,是表现手段最为丰富的述评,也是最能体现电视传播特点、发挥电视传播优势的电视评论形式。
2. 系列评论
【答案】系列评论是指针对某一重大问题和事件而刊发的一组评论文章,一般在三篇以上。系列评论所反映的问题比较重大,而且涉及的面也较广,在一篇评论文章里很难说清楚、说完整,需要将重要的问题分割开来,一篇一篇地辨析和阐释。系列评论一般来说都是围绕一个大的主题,分成若干小题目来做,各篇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系统。
3. 新闻综述
【答案】新闻综述在形式上接近于述评,它是以向读者告知新闻事实为目的,主要特点在于对某些重要事件、重点工作或一个时期的形势进行综合性的叙述。它客观地报道事实,一般不进行议论。有时通过提供信息的方式,转述有关人士的见解和看法,也是以客观报道形式出现。在叙述事实的过程中,有时也有一些说明或议论的文字,也是为综合性的叙述服务的。而述评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它主要通过评述结合的方式,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从而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4. 论据
【答案】论据是指评论文章中使论点得以成立和促其深入的相关材料,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没有论据的论点,论点一经产生,它就必须以一定论据为前提。一篇评论文章要说服人、引导人,特别是把那些不同意见者拉到自己一边,没有充分的事实和理论,也是不能奏效的。
5. 编者按
【答案】编者按语是指对媒体所发表的新闻报道、文章进行简要的提示、评议、阐述或作补充说明的文字,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一般采用于较为郑重场合和必要之处。其显著特点是“立片言以居要”,目的在于画龙点睛,把新闻报道或文章中最精彩的、结沦性的意见点出来,以引
起读者注意,提高宣传效果,常常被人们称为阅读报刊的“导游”。
6. 本台短评
【答案】本台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运用便捷的评论体裁,在具体的传播活动中,本台短评具有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出手快、效果好的特点,常常采取以小见大、通俗明快、深入浅出的议论,博得人们的青睐。其规格介于评论员文章与编者按语之间。短评很少单独发,一般都配合新闻播出(有时也配合通讯等)的形式出现。
7. 贴近生活
【答案】贴近生活,是指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解决具体矛盾,更好地融人生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
8. 编后话
【答案】编后话是指广播电台对播出的一些有重要意义的新闻及时做出评介、分析、建议、倡导和号召,同时它还往往针对新闻中的观点、材料、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进行解释、答疑,以突出稿件的思想性和特殊的现实意义。编后话是从报纸的“编者按”演化而来的。编后话一般是广播新闻播出后所进行的理性分析和舆论引导。
9. 对话体评论
【答案】对话体评论是指将对话主体(本报评论员)与对话客体之间,对某一(些)问题或某种(些)现象的评论,如实记录下来,稍加整理即予以发表的一种评论体裁。对话体评论的主要特征在于它是通过对话形式来将评论融于其中的,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两个前提:一是讨论的话题,二是谁来参加讨论。
10.新闻指导性
【答案】新闻指导性是指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对我国的新闻业而言,新闻的指导性是指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方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明白形势,明辨是非,明确利弊,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改革开放大业。新闻指导性对受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七个个方面:鼓舞、示范、论证、启示、解释、预测、警戒。其功能和特点为:①指导性新闻要具有新闻本身的特点,包括事实必须完全真实,要有一定的信息量,能够引起大众的共同关心; ②体现在新闻中的观点和新闻中的事实必须统一,事实能无可辩驳地说明观点,令人信服; ③选择适当的时机发表,取得最大的宣传效益。
11.启迪型社论
【答案】启迪型社论(包括评论员文章)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的任务着重于针对实
际工作中出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或者现实生活中开始出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作风、领导方法方面的问题发言,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帮助读者从思想、理论和政策上提高认识,增强党的基本路线觉悟,促进全社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具体地说,启迪型社论的论述对象包括两个力一面,一是结合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具体矛盾进行思想疏导,侧重于务虚; 二是实行对具体工作和生产实践的具体指导和启迪,侧重于务实。然而,不论务虚或是务实,都要体现虚与实的统一,思想与业务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12.专栏评论
【答案】专栏评论是指在报纸相对固定版面,特定的专门栏日中发表的评论。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取材广泛,大至国家大事,小至油盐酱醋、衣食住行,都可以议论。而且选题角度小,篇幅短小精悍,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实际,面向普通人发言,由普通人发言,具有广泛的公众性。
二、简答题
13.按语有哪几种表现形式? 写作要求有何不同?
【答案】根据编者按在新闻报道中的不同位置,可将其分为三种表现形式:文前按语、文中按语和编后。具体要求如下:
(1)文前按语
又称题下按语,是最常用的形式。居于文章或报道之前,常以楷体或比正文大一号的字体排版。在三种按语形式中,地位最为重要,编排位置最突出、显著。
(2)文中按语
与新闻报道或文章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的一种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它的特点在于直接插入文中,标上括号,附在新闻报道或文章某句话、某段文字的后面,有感即发,有疑即注,有错即批,直截了当,灵活醒目,直接表明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3)编后
又称编后小议、编者附记、编辑后记、编余等,是对新闻报道或文章的一点联想和发挥。它用于简要说明编辑部对有关新闻报道或文章的基本态度,多因事抒感,借题发挥,特别适用于一些已作过多次宣传的主题,从新的角度或用新的材料、新的论证方法,给以简单的、必要的说明。
14.目前谈话类节目面临的主要难题是什么? 发展前景如何?
【答案】(1)目前谈话类节目水平不一,参差不齐,有的表现还不够稳定。比较明显的问题包括以下方面:
①同质化问题突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模仿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的谈话类节目遍地开花,内容相当广泛,不少优秀栏目深受观众喜爱。但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各台谈话类节目彼此间模仿抄袭较为严重,创新不够,缺少精品。
②真实感有所丢失。原本应有的对“语言”规律本身的尊重,尤其是口头语言所传达的真实内容,以及所蕴含的真情实感和真实语境往往因照顾节目的“可视性”而受到冷落,削弱了语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