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会计学会计信息化之计算机网络基础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会计学会计信息化之计算机网络基础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 2 2017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会计学会计信息化之计算机网络基础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 6 2017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会计学会计信息化之计算机网络基础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 9 2017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会计学会计信息化之计算机网络基础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13 2017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会计学会计信息化之计算机网络基础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17
一、综合题
1. 以太网使用的CSMA/CD协议是以争用方式接入到共享信道。这与传统的时分复用TDM 相比优缺点如何?
【答案】(1)CSMA/CD协议优点:CSMA/CD是一种动态的媒体随机接入共享信道方式,而传统的时分复用TDM 是一种静态的划分信道,所以从对信道的利用来讲,CSMA/CD是用户共享信道,更灵活,可提高信道的利用率。而TDM 则是按时隙固定分配信道,当用户没有数据要传送时,信道在该用户时隙就浪费了。对局域网来说,连入信道的是相距较近的用户,因此通常信道带宽较大,如果使用TDM 方式,用户在自己的时隙内没有数据发送的情况会更多,不利于信道的充分利用。对计算机通信来说,突发式的数据更不利于使用TDM 方式;
(2)CSMA/CD协议缺点:因为CSMA/CD是用户共享信道,所以当同时有多个用户需要使用信道时会发生碰撞,降低信道利用率,而TDM 中用户在分配的时隙中不会与别的用户发生冲突。当网络上负载较轻时,CSMA/CD协议很灵活。但网络负载很重时,TDM 效率就很高。
2. 从IPV4过渡到IPV6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目前,从IPV4过渡到IPV6的方法有3种: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以及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
(1)双协议栈(Dualstack )是指在完全过渡到IPV6之前,使一部分主机(或路由器)装有两个协议栈,一个IPV4和一个IPV6。因此双协议栈主机(或路由器)既能够和IPV6的系统通信,又能够和IPV4的系统进行通信。双协议栈的主机(或路由器)记为IPV6/IPV4, 表明它具有两种IP 地址:一个IPV6地址和一个IPV4地址。双协议栈主机在和IPV6主机通信时是采用IPV6地址,而和IPV4主机通信时就采用IPV4地址。
(2)隧道技术的要点就是在IPV6数据报要进入IPV4网络时,将IPV6数据报封装成为IPV4数据报(整个的IPV6数据报变成了IPV4数据报的数据部分)。然后,IPV6数据报就在IPV4网络的隧道中传输。当IPV4数据报离开IPV4网络中的隧道时再把数据部分(即原来的IPV6数据报)交给主机的IPV6协议栈。
(3)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
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NA T-P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Protocol Translation)通过与SIIT 协议转换和传统的IPv4下的动态地址翻译(NA T )以及适当的应用层网关(ALG )相结合,实现了只安装IPv6的主机和只安装IPv4机器的大部分应用的相互通信。
3. 试述电子邮件的最主要的组成部件,用户代理UA 的作用是什么?没有UA 行不行?
【答案】(1)电子邮件的主要组成部件有三个: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以及邮件发送协议和邮件读取协议。
(2)用户代理UA 是用户与电子邮件系统的接口,在多数情况下,是指在用户PC 机中运行的程序。用户代理向用户提供一个很友好的接口来发送和接收邮件。
用户代理的功能主要包括:①撰写,给用户提供方便地编辑信件的环境;②显示,能方便地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信;③处理,包括发送邮件和接收邮件;④通信,发信人在撰写完邮件后,要利用邮件发送协议发送到用户所使用的邮件服务器。
(3)没有用户代理是不行的。因为并非所有的计算机都能运行邮件服务器程序。有些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存储器来运行允许程序在后台运行的操作系统,或是可能没有足够的CPU 能力来运行邮件服务器程序。更重要的是,邮件服务器程序必须不间断地运行,每天不间断地连接在因特网上,否则可能使很多外面发来的邮件丢失。因此,让用户的PC 机运行邮件服务器程序是不现实的。让来信暂时存储在ISP 邮件服务器中,当用户方便时就从邮件服务器的用户信箱中读取来信,是比较合理的做法。
4. —客户向服务器请求建立TCP 连接。客户在TCP 连接建立的三次握手中的最后一个报文段中捎带上一些数据,请求服务器发送一个长度为1字节的文件。假定:
(1)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送速率是R 字节/秒,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往返时间是RTT (固定值)。
(2)服务器发送的TCP 报文段的长度都是M 字节,而发送窗口大小是nM 字节。
(3)所有传送的报文段都不会出现差错(无重传),客户收到服务器发来的报文段后就及时发送确认。
(4)所有的协议首部开销都可忽略,所有确认报文段和连接建立阶段的报文段的长度都可忽略(即忽略这些报文段的发送时间)。
试证明,从客户开始发起连接建立到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整个文件所需的时间T 是:
其中,符号[x]表示若x 不是整数,则把x 的整数部分加1。 (提示:求证的第一个等式发生在发送窗口较大的情况,可以连续地把文件发送完。求收到的第二个等式发生在发送窗口较小的情况,发送几个报文段后就必须停顿下来,等收到确认后再继续发送。建议先画出双方交互的时间图,然后再进行推导)。
【答案】
图 TCP 双方交互时间图
从客户端发送TCP 连接请求到客户端收到第一个报文段所需的时间的为2RTT 。
(1)当
(2)当时
到确认,必须停下等待确认。 时,由于发送窗口较大,可以连续把文件发送完,相当于连续的发因此, 由于发送窗口较小,发送完一个窗口的报文段后,因为还没有收送每一个报文段。服务器发送整个文件的时间为
文件的长度为L 可以被分为的窗口数为K , 若不能整除,最后一个窗口的长度
为
前(K-1)个窗口每个窗口的发送时间等于一个往返时延和下一个窗口中第一个报
文段的发送时间的加和,如图(b )所示,值为:
最后一个窗口的发送时间为:
总的发送时间为:
综上所述,从客户发起连接建立到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整个文件所需的时间T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