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738政治学原理之政治学原理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分权制衡原则在资产阶级国家中的制度安排。
【答案】分权制衡原则是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分权制衡是指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而又互相制约和平衡。
(1)分权制衡原则有两层基本内容:
①按不同的功能把政治权力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最早提出分权学说的资产阶级政治学家洛克把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后来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坞把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进一步把政治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监察和考试权。
②不同功能的权力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关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过权力制约的思想,后来孟德斯鸿进一步提出了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的资本主义民主原则。在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定的宪法中,最早正式采用了三权制衡的原则。
(2)分权制衡原则在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宪法和政治制度中,通常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制度安排:
①由不同的机关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②每一个机关在行使其权力时,都不能离开其他机关的协助;
③每一个机关都拥有防止、抵御其他机关侵犯其权力的法律手段。
通过这些安排,实现不同权力之间的制约和平衡。
(3)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分权制衡的原则在各国采用的具体形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体制。 ①美国实行的是所谓“严格的三权分立”: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属于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以及联邦下级法院,它们之间在宪法上地位是平行的,宪法上没有规定一个最高权力机关。 ②英国则是以立法至上为特点的“混合权力体制”:议会的地位是最高的,首相作为国王的辅佐由议会从议员中选举产生,要向议会负责,因此立法与行政二者是混合在一起的。
③法国在1958年建立的第五共和国采用了“以行政权为重点的分权”:1958年的法国宪法大大加强和提高了总统的地位,让总统和总理共同掌握行政权,同时对议会的权力做了较多的限制。
2. 简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两种主要形式?
【答案】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的两种主要形式为:
(1)议会共和制
这种制度中的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
权力,是“虚位”国家元首。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采取议会共和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有意大利、德国、加拿大等国。
(2)总统共和制
在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但由于实行比较严格的三权分立制度,总统与议会、最高法院的地位和权力是平行又相互制约的,因此也称之为“二元共和制”。总统共和制简称总统制,它首先出现在美国,墨西哥、南美洲的大多数国家以及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都实行总统共和制。
此外,现代资产阶级国家还有半总统制和委员会制的政体。前者的典型为法国。
3. 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特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具有以下五方面的特点:
(1)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把政治现象理解为一种客观的、按一定规律发展的社会现象,同时又把它看成是一种受各种物质条件制约的,反映一定经济基础状况的相对独立的现象。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不是从现象到现象,而是从决定政治现象的社会生活内在规律和社会经济基础,来研究和把握政治现象的本质,从而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政治活动的基本规律。
(2)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把对政治现象的研究与人类的彻底解放密切结合起来,完全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利益服务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的彻底解放只有通过在资本主义社会下失去“自主活动”的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革命才能实现。
(3)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改造世界的学说。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种改造世界的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革命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公开宣布废除私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
(4)实践性
体现在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原则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科学考察历史和社会的结果,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的理论总结。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无产阶级的政治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它的实践性还体现在通过具体的实践来检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与学说。
(5)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它不是从静态层面上研究各种政治现象,而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来透视和把握政治现象,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和判断一切政治现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内容必将在不同的时代、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使它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并在指导实践活动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身。
4. 简述我国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政治社团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体。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宗旨是通过利益表达的一系列活动来影响政策,从而维护并增进其追求的利益。
在社会主义国家,各政治社团、政党及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治社团都是在此基础上发挥作用的。其作用主要有如下几种:
(1)各政治社团通过各自的代表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商讨和决定国家大事。在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一方面以人民的整体利益为重,一方面又代表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本集团的群众利益,反映他们的呼声。这就使各政治社团得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等合法的途径来反映自己的利益要求,并影响国家的立法和政策制定。
(2)参加中央及地方党组织、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政策、决议的研究、决策。在我国,共青团书记一般都是同级党委的的征兵下委员,能列席各级政府、各级党委的重大会议。妇联、下会各级领导人也能参加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某些会议。通过这些会议,各政治社团在密切配合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工作的同时,一也积极反映本社团成员的呼声和要求,从而影响党和政府的政策制定。
(3)参加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与青年、妇女、工人等利益相关的专门机构. 的工作与活动。如共青团参加人民武装部作,妇联参加民政部保护妇女权益的工作等。我国政治社团通过参加这些工作和活动也能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
(4)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我国政治社团有权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以使其切实执行有关本社团成员利益的政府法令。如我国工会法规定,工会有监督行政机关切实执行有关职工利益的政府法令的权利和责任。据此,我国工会就可以动员和组织工人群众对劳动保护、劳动保险、劳动制度、工资分配、住房管理及市场物价等有关切身利益的政府法规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从而维护工人的具体利益。
(5)此外,我国共青团、工会、妇联等政治社团还经常与同级政府举行座谈会、联席会议,通报具体工作的清况,研究解决共青团、工会、妇联等政治社团反映的具体问题。
5.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案】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政治知识、政治价值、政治信念及政治行为模式的获得受着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政治社会化的形成和传播,需要一定的途径或方式。一般来说,主要是通过如下途径或方式来实现的:
(1)家庭。作为政治社会化过程的起点,家庭教育在政治社会化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儿童阶段。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影响人们政治社会化形成的主要途径。
(2)学校。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学校教育显然是最系统化和强有力的影响因素。总之,学校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