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之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填空题
1. 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_____的能力。
【答案】说; 写
【解析】语言交际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说话、演讲、作报告)及书面语言(回答申论问题、写文章)的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
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
2. 教学计划与_____是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
【答案】教学大纲
【解析】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制定的、对具体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通常分说明、本文和附录三部分。
3. 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_____构成的。
【答案】言语交际能力
【解析】言语交际能力是指说话人在社会交往的各种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即如何针对不同环境恰当地得体地运用语言变体,有时也被称为言语得体性能力,是后天的形成的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学会的或在教育中学会的能力。
4. 分级测试又叫安置性测试或者_____。
【答案】分班测试
【解析】分级测试的作用是评估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高低,从而确定其适合于学习什么样
的课程或适合于在何种程度的班级上课。分级测试的目的在于妥善地将学习者按程度分班或编组。
5. 语言技能类教材包括综合技能训练和_____技能训练教材。
【答案】专项
【解析】专项技能训练是以训练某项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为主的技能训练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具有专门性的特点。专项技能课一般都作为重点课程设置。
6. 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是从_____角度划分出来的。分立式试题和综合性试题是从_____划分的。多项选择、完形填空和作文分别属于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评卷的客观化程度; 试题的体型角度; 客观性分立式; 客观性综合性; 主观性综合性
【解析】主观性试题指测试结果的评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卷者的主观判断,如作文、口
试、翻译等。客观性试题指有统一的阅卷标准,答案固定,不因阅卷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如选择、判断正误等。分立式试题是对受试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分项测试,以考察受试者各个单项能力的试题。综合性试题是对受试者的整体语言能力进行综合性测试,全面考察受试者语言能力的试题。
7. 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_____四个步骤。
【答案】预测
【解析】语言对比分析代表人物为美国语言教育家拉多。他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一一反应一一强化的过程形成的习惯,但与第一语言习得不同的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已产生了迁移的作用,两种语言最不同的地方最难掌握,相同或类似的地方较易掌握。因此他主张对两种语言进行语音、语法对比,从而确定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对不同点加强教学。
8.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课程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综合课; 专项技能课; 专项目标课; 语言知识课; 翻译课; 其他课程
【解析】综合课是把语言要素、文化知识、语用规则的教学和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等各项内容综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综合课是主干课程。专项技能课是以训练某项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为主的技能训练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具有专门性的特点。专项目标课是以一种有专门的教学目标和专项教学内容的特殊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特定方向的技能和能力。
9. 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_____。
【答案】外语教学
【解析】对外汉语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来说是一门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汉语的认知方式完全不同于自己的母语。
10.就语言学习而言,_____和_____是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
【答案】审慎型; 冲动型
【解析】审慎型又称作反射型、思考型,是一种学习风格。审慎型的学生对学习的内容首先要得到一个总的看法,然后分别地学习每个部分,最后再回过来检验总的看法,并研究整体与各部分之间的协调配合。
11.研制“汉语____语料库系统”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成绩测试和水平考试的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答案】中介语
【解析】建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基本目的,是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做一项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同时也为有关的汉语本体研究、汉外语言对比和语言共性研究以及其他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来自汉语中介语方面的语料和数据。
12.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对“交际能力”提出了著名的四个参数:合语法性_____、_____、_____。
【答案】心理可行性; 社会文化得体性; 实际出现概率
【解析】“交际能力”一词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海姆斯1971年在其《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的。海姆斯认为若一个人获得交际能力,即他不但获得关于语言规则的知识,而且还具有社交中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
二、选择题
13.教材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报刊阅读》、《新闻听力》是按( ) 划分出来的。
A. 教学方法
B. 教学对象
C. 教学手段
D. 课程类型
【答案】D
【解析】对外汉语教材可以从教学类型、课程类型、水平等级、学习者特点、母语特点等不同角度来区分。一般情况下,主要从教材编写的角度,即教材如何编排教学内容来分,主要包括教材编写体例和教材遵循的教学原则两个方面。
14.一份试题对学生重复测试,是验正试题( )的方法之一。
A. 效度
B. 信度
C. 区分度
D. 难易清晰度
【答案】B
【解析】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即测验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者的稳定的、一贯性的真实特征。信度是效度的前提条件。
15.《入门阶段》、《英语初阶》是( )的纲领性文件。
A. 功能法
B. 听说法
C. 认知法
D. 听说法
【答案】A
【解析】功能法又称作意念法、功能意念法、交际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欧,以语言家威尔金森、亚历山大、范埃克为代表。功能法是一个理论基础雄厚的教学法体系,它的出现大大促进了语言学教学理论的发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