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 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 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 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知州宋叶适言:“艺祖思靖天下,以为不削节度,则其祸不息。于是姑置通判,以监统刺史而分其柄。命文臣权知州事,使名若不正、任若不久者,以轻其权。监当知榷税,都监总兵戎,而太守者块然徒管空诚,受词诉而已。”这表明() A.地方武将拥兵自重现象较为普遍。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 C.地方司法人员由各州派文官担任。 D.事权分割导致冗官现象严重。
在实验室闻到类似碘酒的气味,寻“味”而去,发现实验台上棕色瓶内装有固体碘。据此不能说明的是() A.碘易升华。 B.分子在不断运到。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可以再分。
《续汉书·百官志》载后汉光武帝的诏书,说“丞相故事,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材料反映出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是() A.注重恩荫。 B.多元选拔。 C.公平竞争。 D.科举考试。
关于金属物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 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 铝壶内的水垢用质量分数为18%的热盐酸长时间浸泡。 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
763年,唐礼部侍郎杨绾上书皇帝说:“进士者皆育当代之学而不通经史,明经者但记帖括(默写填空)又投牒自举(自己报名参加考试),非古先哲王侧席待贤之道。”要求“明经、进士及道举并停”,恢复古代察举孝廉的方法。杨绾认为科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