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级中药师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十五络脉是指十四经络脉加()

A . 胃之络
B . 脾之络
C . 胃之大络
D . 脾之大络
E . 虚里之脉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按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配方程序为() 收方→审方→计价→调配→包装标示→核对→发药。 收方→计价→审方→调配→包装标示→核对→发药。 收方→计价→审方→包装标示→调配→核对→发药。 收方→审方→计价→调配→核对→包装标示→发药。 某男,l5岁。坏疽性阑尾炎穿孔术后6小时,仍感腹痛,躁动不安,未解小便,查体:T:38℃,BP:80/60mmHg,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率110次/分,脉搏较弱,腹部稍胀,脐周及下腹压痛,轻度肌紧张,肠鸣音变弱。诊断为腹腔内出血。应采取的措施是()。 持续胃肠减压。 急行剖腹探查术。 输血、输液观察病情变化。 留置导尿管。 镇静、止痛、抗感染。 患者朱某,男性,25岁。1976年9月28日初诊。主诉:食欲不振、困倦乏力1个月,身目发黄5天。患者发病的1个月前因多次淋雨后即感全身困倦乏力,食欲不振,时有腹泻,服中药后病情减轻,因农活较忙,未再继续服药。5天前家人发觉其目睛发黄,渐至皮肤亦黄,病情逐渐加重,故来诊治。现食欲不振,时有恶心,口淡不渴,肢体困倦,神疲畏寒,脘腹胀满,大便稀溏,小便量少,右胁下疼痛不适。检查:目睛及皮肤均明显发黄,黄色晦黯,右胁下有压痛,舌淡白,苔白腻,脉沉迟。其治法是() 温中化湿,淡渗分利。 除湿化浊,泄热退黄。 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健脾温中,补养气血。 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药物剂型。 局部器官血流量。 组织亲和力。 体液pH值和药物理化性质。 血浆蛋白结合率。 患者,男,40岁,教师。不规则发热、腹泻、进行性体重下降4个月。因血友病多次输注血制品。查体:唇周苍白,口腔黏膜布满白色膜状物,四肢大关节畸形。血常规检查:WBC2.5×109/L,Hb70g/L。为明确诊断,应进行何种实验室检查() X线胸部检查。 血清检测抗-HIV。 咽拭子涂片找真菌。 淋巴结活检。 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 十五络脉是指十四经络脉加()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