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月婴儿,腹泻蛋花汤样大便1天,在静脉输注3:2:1溶液过程中,忽然出现抽搐。最恰当的处理是() 给予50%葡萄糖。 给予20%甘露醇。 给予地西泮。 给予20%硫酸镁。 给予地西泮及葡萄糖酸钙。
6岁患儿,呕吐鲜血1天。查体:面色苍白,四肢凉,脉搏138次/分,Hb 59g/L,RBC 185×109/L。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立即行胃镜检查。 先洗胃,后急诊胃镜。 先输血扩容,再急诊胃镜。 洗胃、输血,待休克纠正和Hb提升至70g/L以上后行胃镜检查。 出血停止后行胃镜检查。
3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生后大便5~6次/天,为黄色稀糊便,无特殊臭味,精神食欲好,生后体重增长3kg,大便常规检查阴性。最可能的诊断为() A.慢性细菌性痢疾。 B.生理性腹泻。 C.迁延性腹泻。 D.真菌性腹泻。 E.肠结核。
1岁患儿,腹泻、脱水、中度代谢性酸中毒,经补液、纠正酸中毒治疗后出现腹胀、心音低钝、四肢腱反射减弱。最可能的原因是() 低钠血症。 低钙血症。 低血糖。 低钾血症。 低血脂。
颞骨骨折Ⅰ型最常见,为() 骨折线与岩锥长轴平行,骨折线常起自颞骨鳞部。 骨折线与岩锥长轴平行,骨折线常起自颅后窝枕大孔。 骨折线与岩锥长轴垂直,骨折线常起自颞骨鳞部。 骨折线与岩锥长轴垂直,骨折线常起自颅后窝枕大孔。 混合型骨折。
患儿男,10个月,体重7kg。腹泻6天,中度脱水并代谢性酸中毒,脱水纠正后突发惊厥。惊厥最可能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