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价值观
,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答案】价值观,也称“价值观念”、“价值取向”
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调节作用。它是个体对事物及意义评价的观念系统,即推动并指引人们采取决定和行动的价值取向和标准。它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成人的教育、强化以及观察学习等方式将社会价值逐步内化而形成的。
2. 问题情境
【答案】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而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一般来讲,刺激模式与个人认知结构越接近,问题越容易解决。
3. All —or —none law
【答案】全或无法则是神经传导的基本特性,指引起神经元兴奋的刺激强度未达某一限度时,并无神经冲动之发生; 但强度达于某种限度而能引起冲动时,冲动立即达到最大限度。此后刺激即使再加强,对己引起冲动的强度,并无影响。
4. 意识
【答案】意识是人特有的一种心理反应形式,指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觉知以及对自身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中比的监控。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①意识是一种知觉。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②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宫能。意识对人的身心系统起整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③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水平和层次,从无意识
到意识,是一个连续体。
5. 再造想像
【答案】再造想像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依据别人的描述进行的再造想像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但水平比较低。再造想像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为基础,再造想像离不开词语思维的组织作用。
6. 个体社会化
【答案】个体社会化指个体学习其生存的社会的文化、知识、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并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而适应该社会生活的过程。亦即社会将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允色行为、有着健康人格的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贯穿于个体毕生发展的全部过程之中,并受民族性、阶级性、历史性等条件的制约。它是通过社会与个体之间持续不断的双向互动过程实现的。
7. 注意
【答案】注意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某个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和紧张度。注意具有选择、维持、调节和监督功能。
8. 认知过程
【答案】认知过程一般指感觉、知觉、学习和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等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就是认知过程。
二、单选题
9. 注意研究中所使用的双作业操作范式应遵循的原则是( )。
A. 互补原则
B. 对比原则
C. 加法原则
D. 减法原则
【答案】A
【解析】双作业操作范式常用来研究分配性注意,其基本方法是:在互补性原则下,让被试同时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然后研究者观察他们完成任务的情祝并评估这两个任务间相互影响的程度。
10.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而塑造行为的关键是( )。
A. 试误
B. 顿悟
C. 强化
D. 模仿
【答案】C
【解析】试误是桑代克在尝试错误说中强调的,顿悟是格式塔学派强调的,模仿是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的。斯金纳认为,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大部分都是操作性行为,它主要受强化规律的
制约。
11.认为学习的本质是自我实现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
A. 认知理论
B. 行为主义
C. 建构主义
D. 人本主义
【答案】D
【解析】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行为与学习是知觉的产物,一个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他对自己看法的结果,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成为一个完美的人的过程。
12.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长时记忆规律的是( )。
A. 系列位置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感觉记忆遗忘
D. 前摄抑制
【答案】C
【解析】系列位置效应中首端的项目记忆效果好,是由于不断被复述而进入了长时记忆。前摄抑制是指长时记忆中保存的之前学习过的经验会干扰之后的学习。
13.费希纳定律表明( )。
A.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
B. 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C. 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的对数成正比
D. 心理量是刺激的物理量的幂函数
【答案】C
【解析】B 项是韦伯定律; D 项是斯蒂文斯的乘方定律。
14.一名5岁小儿童向怀里抱的布娃娃讲妈妈曾给她讲过的故事,这种语言属于( )。
A. 对话
B 独自
C. 语言获得
D 语言理解
【答案】B
【解析】独白言语是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语言,其表现为报告、讲演、讲课等形式。其特点主要由是:①是说话者独自进行的语言活动; ②是一种开展的语言; ③是有准备、有计划进行的语言活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