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707普通生物学(一)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DNA 双螺旋。
【答案】DNA 双螺旋是Watson 和Crick 提出DNA 的双螺旋结构,是2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长链以碱基配对相连而成的多聚物。
2. 翻译。
【答案】翻译是指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以信使RNA 为模板,转运RNA 为运载工具,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3. 多基因遗传病。
【答案】多基因遗传病是由许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疾病,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呈现的性状差变异。
4. 生物钟
【答案】生物钟是指动物体内决定生物时间节律的一种生物化学机制。对动物的昼夜节律、季节节律、潮汐节律等行为起调节作用。
5. 分解者。
【答案】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再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来制造有机物。
6. 基因。
【答案】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个基因中可以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7. 维管植物。
【答案】维管植物是指那些发展出能较好的输导水分、无机盐、营养物质的输导组织的植物,它包括用孢子繁殖的低等维管植物(蕨类植物)和用种子繁殖的维管植物。
8. 年龄组成。
【答案】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二、填空题
9.
双名法是瑞典植物学家
有一个学名。
【答案】拉丁文;名词;形容词
【解析】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制定了双命名法,用两个拉丁名作为物种的学名,第一个是属名,属名是指名词,第二个是种名,种名是限制属名的形容词,属名相同亲缘关系相近。
10.人科不同于猿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人科是灵长类中唯一_____的动物。所以,_____是已知的最早的一类人科成员。
【答案】能两足直立行走;南猿
11.恒温动物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
【答案】下丘脑
【解析】恒温动物调节体温的中枢位于下丘脑。包括视前区一一下丘脑前部和下丘脑后部。视前区一一下丘脑前部接受温度刺激后,把信息传到下丘脑后部进行整合,调节产热和散热的过程,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12.种群数量(大小)的动态是_____和_____、_____和_____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答案】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13.常见的发酵过程有_____和_____。
【答案】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14.一切真核细胞都有完整的细胞核,但_____和_____中没有细胞核。
【答案】被子植物的成熟筛管分子;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15.碱基一类是_____,单环分子;另一类是_____,双环分子。
【答案】嘧啶;嘌呤
16.定向行为必须依靠感觉器官,故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
【答案】视觉定向;听觉定向;生物钟定向
【解析】鸟类在迁徙过程中必须具有定向导航的能力,人类提出许多解释鸟类定向机制的理论,主要有如下几种看法:训练和记忆,地面视力定向,天体导航和磁定向。
17.在侵害植物的微生物中,除细菌外还有_____、_____, 植物为抵抗侵害采取_____、_____。
【答案】真菌;病毒;阻止或避免侵害;对抗入侵的病原体
创立的为物种命名的方法,使用的文字一般是_____,第一个词为_____,第二个词为_____,都用斜体;在二者之后也可以用正体标出定名人。每一个物种只
【解析】侵害植物的微生物有病毒、真菌和细菌。植物防御致病微生物有两类方法:(1)阻止或避免侵害。(2)对抗入侵的病原体,如植物的表皮就是阻止病原体入侵的屏障,但微生物会穿过这道屏障侵害植物,第二道防线被利用,即受侵害的细胞释放杀死微生物的分子,并向附近的细胞传递化学信号进行防御。
18.被子植物在完成_____作用后,胚珠中的_____发育成胚,_____发育成胚乳。
【答案】双受精;受精卵;受精极核
【解析】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最高级、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能力最强的类群。双受精是指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形成两个精子,一个与卵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另一个与中央细胞的极核(通常有两个)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的现象。被子植物在完成双受精作用后,胚珠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失去大部分水分成为种皮。
三、选择题
19.下列不是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是( )。
A. 叶绿素
B. 叶黄素
C. 花青素
D. 胡萝卜素
【答案】C
20.现在的大气与早期的大气的主要区别是,今天的大气包括( )。 A.
B. 氮
C. 氧
D. 氦
【答案】C
【解析】地球在初形成时,它的组成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和一些固体尘埃。随着演化出现第二大气层,即次生大气。次生大气不同于现在地球的大气层,它是还原性的,所含的都是氢的化合物,不含氧。自养生物出现后,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分子氧,使地球上大气的组成发生了变化,成为第三大气层。由于大气层有了氧气,而氢气已散逸殆尽,大气就不再是还原性的了。
21.从进化角度看,被子植物的胚囊与( )是同源的。
A. 苔藓植物的颈卵器
B. 苔藓植物的卵
C. 蕨类植物的原叶体
D. 蕨类植物的胚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