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810分析化学(不含仪器分析)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过程中,被测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A. 原子化系统
B. 空心阴极灯
C. 分光系统
D. 火焰
【答案】A
【解析】原子化效率越高,则测定的灵敏度越高。
2. 试液体积>10mL的分析称为( )。
A. 常量分析
B. 微量分析
C. 半微量分析
D. 痕量分析
【答案】A
3. 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 吸收带、K 吸收带和R 吸收带的是( )。
【答案】C
【解析】苯环可产生B 吸收带和E 吸收带,羰基可产生R 吸收带。羰基和苯环共轭,B 带、E 带和R 带都发生红移,同时吸收增强。共轭后的E 带也可称为K 带。所以四种化合物中只有苯乙酮能同时产生B 吸收带、K 吸收带和R 吸收带。
4. 若用等体积萃取要求一次萃取率大于90%,那么分配比必须大于( )。
A.45
B.15
C.13
D.9
【答案】D
5. 在含有的溶液中,欲使电对的电位升高,宜加入的溶液是(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
A.HC1溶液
B.NH4F 溶液
C. 邻二氮菲溶液
D. 溶液
【答案】C
6.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
A.
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C.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的pH 值突跃范围之内
D.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完全在滴定的pH 值突跃范围之内
【答案】C
7. 某酸碱指示剂的
A. 增加1.2
B. 减少1.2
C. 增加0.75
D. 减少0.75
【答案】B
【解析】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公式
8. (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分析浓度就是平衡浓度
B. 分析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其中包括已离解和未离解两部分
C. 分布系数是指酸碱平衡体系中某种存在形式的平衡浓度占总浓度的分数 D.
9. 为使反应
( )。
A.0.18V
B.0.15V
C.0.12V
D.0.IV
【答案】B
10.在正相色谱中,正己烷、正己醇和苯的洗脱顺序是( )。
A. 正己烷、苯、正己醇
此指示剂的酸型是红色,而碱型是蓝色。欲使指示剂由80%的蓝色变为80%的红色,溶液的pH 必须( )。 可求出。 分布系数的最大值小于1, 表示用NaOH 滴定草酸不能准确滴至生成终点 【答案】BCD 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大于
B. 正己烷、正己醇、苯
C. 正己醇、苯、正己烷
D. 苯、正己烷、正己醇
【答案】A
【解析】在液相色谱分析中,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的为正相色谱;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为反相色谱。在正相色谱中,出峰次序为组分极性由小到大。
二、填空题
11.用60MHz 的核磁共振仪测得一质子在TMS 左侧90Hz 处出峰,如果用300MHz 的仪器,会在TMS 左侧_____Hz处出峰,该质子的化学位移=_____。
【答案】450; 1.5
12.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指示剂的_____处于或部分处于_____之内。
【答案】变色范围;滴定突跃范围
13.在核磁共振波谱中,化学等价的核是_____磁等价的,而磁等价核是化学等价的核。
【答案】不一定;一定
14.分光光度计的基本部件包括_____。
【答案】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及信号显示或记录系统
15.红外光谱法的液体试样的制备常采用_____、_____等法。
【答案】液膜法;溶液池(或液体池)法
16.忽略的影响,的峰强度比约为_____。
【答案】1:1
17.摩尔吸光系数越大,灵敏度越_____。
【答案】高
18.某物质分子式为
【答案】不饱和度为_____, 其计算公式为_____。
19.玻璃容器对某些离子有吸附作用,对于不太稀的溶液,它所引起的误差通常可以忽略不计。对于浓度极稀的组分来说,吸附作用引起的误差应为_____。
【答案】系统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