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北大学艺术学院614艺术学概论[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1585年左右,卡拉齐兄弟在( )创建了欧洲最初的美术学院。
A. 威尼斯
B. 罗马
C. 波伦亚
D. 巴黎
【答案】C
【解析】卡拉齐兄弟于1585年前后在意大利波伦亚创建了欧洲最旱的美术学院——博洛尼亚学院。
2. 历史剧《关汉卿》是( )的作品。
A. 土钟声
B. 田汉
C. 李叔同
D. 曾孝谷
【答案】B
【解析】《关汉卿》是中国现代剧作家田汉的12场话剧。写于1958年,最初刊于《剧本》1958年第5期,同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剧本以《窦娥冤》的写作和上演为线索来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了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艺术形象。
3. 易俗社是1912年成立于西安的( )改良团体。
A. 秦腔
B. 京剧
C. 昆曲
D. 河北梆子
【答案】A
【解析】西安易俗社原名“陕西伶学社”,是著名的秦腔科班,被公认为是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之一。易俗社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创始人孙仁玉,易俗社的戏曲改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
4. 喜剧家哥尔多尼是启蒙运动时期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家,他出生在( )。
A. 西班牙
B. 德国
C. 法国
D. 意大利
【答案】D
【解析】哥尔多尼,意大利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的喜剧家,最著名的作品是歌颂普通人追求幸福自由,讽刺封建贵族腐朽没落的喜剧《女店主》和《一仆二主》。
5. 1959年首演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得极大成功的小提琴演奏家是( )。
A. 盛中国
B. 闺惠芬
C. 陈刚
D. 俞丽拿
【答案】D
【解析】1959年《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首演,年仅18岁的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一举成名。俞丽拿演奏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唱片发行量多达一百多万张,是中国器乐唱片发行量最多、影响面最广的唱片,为此她获得了中国首届金唱片奖,她还首演了许多中国作曲家的新作品,为中国作品演奏风格的研究做出重要的贡献。
6. 库泊兰以及拉莫以新颖和声手法写作的芭蕾舞曲等作品,是( )音乐风格的代表。
A. 巴洛克
B. 浪漫主义
C. 洛可可
D. 现实主义
【答案】C
【解析】洛可可音乐是指18世纪欧洲,主要是法国音乐中的一种风格。它并未形成一种流派,也谈不上在音乐发展史上有个洛可可时期,好像是在巴洛克音乐中的一块领地。以法国库普兰的键盘音乐为代表。
7. 半坡型彩陶的典型器物是( )。
A. 天球瓶
B. 小口直颈鼓腹壶
C. 敛口鼓腹小底钵
D. 底盆
【答案】D
【解析】半坡型彩陶由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的发现而得名,典型器物是圆底盆,装饰花纹以鱼纹、人面鱼纹等最有特色,宝鸡北首领、大地湾等都属于这一类型。庙底沟型以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而得名,典型器物是敛口鼓腹小底钵,用弧线三角形、叶形纹等组成黑白双关的装饰图案,十分优美。
8. 川剧流行于四川、重庆和贵州、云南的部分地区,代表剧目有( )。
A. 《刘巧儿》
B. 《花为媒》
C. 《杨三姐告状》
D. 《白蛇传》
【答案】D
【解析】川剧又称“川戏”,流行于四川、重庆和贵州、云南的部分地区,代表性艺术家有康子林、萧楷成、周慕莲、周企何等,代表剧目有《柳荫记》、《白蛇传》、《玉簪记》、《拉郎配》、《鸳鸯谱》等。
9. 为了使音乐的表现力更形象具体,柏辽兹在其交响曲中,用一个特定的旋律代表具体人物,在各乐章中不断变化,这种手法叫( )。
A. 主导动机
B. 固定乐思
C. 主题活用
D. 主题变形
【答案】B
【解析】在歌剧中作为某一人物、某种事件、观念或者象征某种物件的音乐动机,它是鲜明的“标签”,作曲家通过它的反复出现来昭示剧情的发展,这种音乐动机即固定乐思。
10.电视画面的三个构成要素是( )。
A. 框架、影像、构图
B. 框架、影像、结构
C. 框架、色彩、构图
D. 形状、色彩、线条
【答案】A
【解析】框架、景象、构图为电视画面的三要素,共同作用使画面更完美,更具艺术感。框架是电视屏幕的框架,是电视画面的平面框架。影像是影视画面的造型元素。构图是画面框架限定了影像的空间界限,同时也凝聚了观赏者的注意力。视觉元素的表现需要在框架内构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