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64岁,曾被诊断为"轻型"糖尿病,用饮食管理即能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近10天因口齿不清,外院诊断为"脑血管意外",昏迷2天后转入本院治疗转入病房后经上述检查,CT发现为广泛性脑腔隙性梗死,血糖30mmol/L,血钠165mmol/L,尿酮(+)。患者昏迷的原因应为()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乳酸性酸中毒","广泛性脑腔隙性梗死","脑血栓形成"]
患者,男,48岁,患慢性肝炎两月余。现症:身目俱黄,头重身困,食欲减退,脘腹痞胀,大便不实,恶心,舌苔厚腻微黄,脉濡缓。治疗首选() ["A.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茵陈四苓汤","茵陈术附汤","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关节活动度训练中若配合药物和理疗等镇痛或热疗措施,可增加疗效”属于() ["顺序原则","安全的原则","功能活动的原则","综合治疗的原则","逐步、反复的原则"]
患者,女,18岁,颜面部痤疮严重,部分破溃化脓,口臭,干呕,舌苔薄黄,脉滑数。处方中若有芦根、天花粉,两药相比错误的论述是() ["A.皆可用于肺热咳嗽","共同功效是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天花粉不能消肿排脓","皆可用于热病烦渴","芦根可利尿"]
“有镇静作用”的是() ["温水浴","热水浴","凉水浴","冷水浴","不感温水浴"]
某工程,监理公司承担施工阶段监理任务,建设单位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定承包单位。在招标文件中对省内与省外投标人提出了不同的资格要求,并规定2002年10月30日为投标截止时间。甲、乙等多家承包单位参加投标,乙承包单位11月5日方提交投标保证金。11月3日由招标办主持举行了开标会。但本次招标由于招标人原因导致招标失败。建设单位重新招标后确定甲承包单位中标,并签订了施工合同。施工开始后,建设单位要求提前竣工,并与甲承包单位协商签订了书面协议,写明了甲承包单位为保证施工质量采取的措施和建设单位应支付的赶工费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经调查组技术鉴定,认为是甲承包单位为赶工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造成。该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导致直接经济损失4.8万元。质量事故发生后,建设单位以甲承包单位的行为与投标书中的承诺不符,不具备履约能力,又不可能保证提前竣工为由,提出終止合同。甲承包单位认为事故是因建设单位要求赶工引起,不同意终止合同。建设单位按合同约定提请仲裁,仲裁机构裁定终止合同,甲承包单位决定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