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题库>三、尿液检验题库

问题:

[多选] 非肾性血尿中红细胞形态变化的机制包括()

A . A.病理性肾小球基底膜的挤压
B . B.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C . C.不同的酸碱度的影响
D . D.渗透压变化的影响
E . E.肾结石的作用

结石长期存在,可引起哪种肿瘤() A.腺癌。 B.鳞状上皮癌。 C.肉瘤。 D.移行上皮癌。 E.以上都不对。 泌尿道损伤时,尿液中会出现() A.均一性红细胞。 B.非均一性红细胞。 C.红细胞淡影。 D.隐血试验阳性。 E.血尿。 关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的方法学评价,正确的是() A.直接镜检法只适用于无浑浊的尿液。 B.离心法为我国常用的尿沉渣检查方法。 C.尿沉渣计数板法使尿沉渣检查更符合标准化要求。 D.SM染色法为常用的染色法。 E.巴氏染色法不利于鉴别不典型红细胞和白细胞。 男,35岁,左腰部痛伴镜下血尿反复发作1年,近2天无尿,右肾已切除。查体:神志朦胧,全身水肿,血压170/95mmHg,左肾区叩痛,血尿素氮54.5mmol/L,腹部平片于左骶髂关节下缘见一1.0cm×0.8cm高密度影一枚,应该做哪项检查() A.CT。 B.核素肾图。 C.B超。 D.常规排泄性尿路造影。 E.经膀胱镜行左输尿管插管和逆行造影。 影响尿液中红细胞形态的因素有() A.泌尿系统疾病出血部位。 B.尿渗量。 C.尿液酸碱度。 D.红细胞的多少。 E.环境温度。 非肾性血尿中红细胞形态变化的机制包括()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