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问题一发现教学

【答案】问题一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优点在于:从问题入手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进行独立研究需要学生自己去计划和探索,有助于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研究获得的知识,理解得更深,记得更牢; 便于因材施教。问题一发现教学的缺点是:不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主要通过自己探索获得知识,费时过多; 如果缺乏高水平教师指导,学生的独立性研究也容易产生盲目性,失去自觉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校本管理

【答案】校本管理是指学校在教育方针与法规的指引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自主确定发展目标和方向,自主进行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质言之,就是以学校为本位的管理。校本管理强调教育管理的重心下移,把中小学作为决策的主体,运用分权、授权、协作等组织行为学原理和技术,来构筑学校与外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社区等)以及学校内部(校长、教师、学生)之间的新型关系。校本管理的首要特征就是学校在财政、人事、课程与教学三个方面都享有一定的自主权; 校本管理的另一个特征是共同决策,强调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和社区居民群策群力、共同参与有关的校本管理活动,包括经费使用、人员聘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设计和实施等。

3. 劳动技术教育

【答案】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具有初步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它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或通用的职业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特点包括:①实践性。学生亲身参加劳动实践、从事实际操作是其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②技术性。通过劳动实践,使学生掌握生产劳动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卫生教育围绕生产技术教育而进行。③教育性。在生产物质产品过程中重视育人。劳动技术教育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巩固、发展和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①劳动技术教育是促进普通教育更好的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②劳动技术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 ③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创造物质财富,增加劳动收益,改善办学条件的需要

二、简答题

4. 教育研究为什么要遵守针对研究对象的伦理原则? 简述该原则的基本内容。

【答案】(1)教育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学生、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人的一些行为、思维等方面,有些研究可能会对他们的生活、身心和权利产生消极影响。因此,研究者应当遵守针对研究对象的伦理原则。

(2)基本内容

①尊重被研究者和参与研究者的权利,如知情权、保密权等。

②避免给被研究者和参与研究者不适当的压力和负担。

③避免或消除不良后果。

5. 简述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主要途径。

【答案】(1)发展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主要承担教师的职前培训任务,是发展基础教育第一位的下作。要增强师范生的吸引力,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同时,必须尽快改善师范院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师范院校的学生水平和专业水平。

(2)加强在职培训

教师的在职培训,实际上就是教师的终身教育,是经常性的工作。现代教育必须要求把教师的提高从自然成长状态变为自觉提高状态。

①当前我国教师在职培训的基本方针是:根据教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长远的系统学习文化专业知识和搞好当前教学工作的教材教法结合起来,通过进修,促进教学。

②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形式包括:教师自学、学校自培、教材教法短训班、系统进修高师中师课程培训班、各种形式的讲座或报告会、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

③我国教师的在职培训采取的步骤:

第一步,通过培训使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达到岗位合格,能基本胜任本职工作;

第二步,使绝大多数教师在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达到合格学历的要求;

第三步,在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后,部分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向更高层次过渡,形成各层次教师的骨干梯队,形成一支在年龄、专业、层次几方面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6. 为什么说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答案】环境是围绕在人周围,与人发生作用并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遗传素质相比,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更为根本的因素,它提供人发展的所需的物质和社会条件; 构成了人发展的巨大动力; 影响人发展的价值方向; 影响人的发展内容; 对人的发展本身具有一种广义的教育作用。不过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及其影响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导致其影响也是有限的。

主要表现在:

(1)环境因素是对儿童的影响是广泛的,但常常是偶然的,片断的,分散的,它没有既定的目标,也不能按着一一的方向持续,系统地产生影响。

(2)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其发的,盲目的,既有利的,积极的影响,也有不利的消极的影响。

(3)随着儿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常常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小起决定作用

7. 教师劳动的价值

【答案】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最突出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教

,是人类文明继往开来的传递者和传播者。教师的工作,联系着人类师,是社会发展的“中介人”

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教师的劳动不仅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也牵动着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发展和幸福。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和教师所从事的事业,社会文明每向前跨一步,都包含教师的劳动和功绩。但是,教师的社会价值还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隐含性。

(2)个人价值

教师的个人价值首先在于教师劳动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 教师的个人价值还表现在教师劳动比一般劳动更具有自我实现的价值。教师的劳动是培养人,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和创造性,能促进个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8. 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案】这是因为:(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他对学生的思想、学业、身体是全面关心的,他又明确教育的目的,熟悉教育内容,’懂得教育这个转化活动的规律和方法,自觉地促进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

9. 什么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把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何意义?

【答案】(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它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2)把握教育质的规定性的意义:

①把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助于人们透过教育的种种表面现象,更加深刻而科学地理解教育,更好地发展教育。

②把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利于更好地发掘人的潜力,培养更多的能够自我教育、与时俱进、具有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

③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从根本上剖析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与其他动物本能的区别在何处等,这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化具有奠基性的重要意义。

三、论述题

10.分析下述研究设计,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项名为“高中数学自学辅导实验”的研究,选择了某重点中学的高一(3)班为实验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