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读本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京剧中,表示奸诈多疑的人物性格的脸谱颜色是_____。

【答案】白色

【解析】戏曲的夸张主要在形象,脸谱就是一种极度的夸张:忠义、宽厚的人用红脸,正直、严肃的人用黑脸,稳重、正义的人用紫脸,内有心计的人用黄脸,柴傲不驯的人用蓝脸,勇猛、暴躁的人用绿脸,奸诈、多疑的人用白脸,滑稽可笑的人用丑角脸,等等。

2. 《梦溪笔谈》记录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_____。

【答案】指南针

【解析】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原理主要是将钢针磁化。北宋科学家沈括(公元1031年~1095年)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详细描述了指南针的四种使用方法。

3. 自汉代,我国著名医书有《_____》、《金医要略》、《脉经》、《千金方》。

【答案】伤寒杂病论

【解析】张仲景(约公元150年一219年),名机,南阳人,因当时伤寒流行,死亡者很多,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即今《伤寒论》和《金医要略》两部分。

4. 对联从古典诗歌发展而来,它的特点也跟古典诗歌一样,讲究工整、对仗、_____。

【答案】平仄

【解析】对联从古典诗歌发展而来,其艺术特点也就跟古典诗歌一样:讲求工整、对仗、平仄。它所显示的是一种整齐对称的形式美和阴阳顿挫的韵律美,写景状物还要有意境美,抒怀吟志还要有哲理美。

5. 汉代经学分为“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今文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汉的_____。

【答案】董仲舒

【解析】今文学家,西汉以董仲舒为代表,认为孔子删订六经,是为了托古改制,是为万世立不易之法,尊孔子为经学之祖。

二、名词解释

6. 师承制度

【答案】师承制度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主要模式。师承制度包括家传、拜师两种基本形式,表现在传统的工匠行业,师傅对徒弟采取的是家长式管制,即刚进师门的小徒弟,先要为师傅家里干杂活,经过一两年的家务活训练,师傅才开始传艺。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徒弟直到能独当一面,才能出师。出师时,徒弟要给师傅送人礼,叩头谢师,而师傅则以数件劳动工具相赠。

7. 程朱理学

【答案】程朱理学是指宋明时代的儒家学说。因其竭力宣扬儒家“大道”,又被称为“道学”。因为他们强调“理”的重要性,又称“理学”。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是二程(程颐、程颗)和朱熹。二程认为“理”既是宇宙万物的最高原则,也是社会伦理纲常的最高原则。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认为“理”是形而上的绝对真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因此理学被称为“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在封建社会影响巨大,在清代走向衰微,称为束缚思想解放的障碍。

8. 名家

【答案】名家又称刑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后期的墨家学派及庄子的某些理论,与这个学派也有密切关系。邓析当年专门帮人诉讼,“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狡辩术取胜,到公孙龙、惠施则有所谓“离坚白”、“合同异”之争,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即“名”与“实”)的关系问题,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这一派的学说也是随着战国的结束而消失了,随着近代西方哲学的输入,人们才重新认识到它的价值。

三、简答题

9. 分析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答案】杜甫是一位集前人大成,又开后人无数法门的诗人,呈现出独特而鲜明诗歌艺术风格,具体表现在:

(1)沉郁顿挫的风格

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枪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长篇如此,短章也如此。例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北征》、《洗兵马》、《壮游》、《同谷七歌》、《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秋兴八首》都是这样的例子。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 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2)萧散自然的风格

除沉郁顿挫之外,杜诗还有其他的风格。在杜诗的多样风格中,萧散自然,是又一重要特色。闲适情趣,安静明秀的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形成萧散自然的特色。这类诗不少,如《水槛遣心二首》其一,鱼鸟自得其乐,在一片宁静的氛围里,生一份闲适愉悦情思。“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江亭》)“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漫成二首》其一)“野船明细火,宿鹭起圆沙。”(《遣意二首》其二)“芹泥随燕嘴,花蕊上蜂须。”

(《徐步》)“仰蜂粘落絮,行蚁上枯梨。”(《独酌》)这些都是萧散心境、闲适情趣的产物。这类风格最有代表性的,是《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把萧散自然的情怀抒写得从容和优雅。《绝句漫兴九首》也是如此。

10.中国传统建筑民俗的基本内容。

【答案】中国的传统观念在中国的居住和建筑民俗中展示得很充分。

(1)四合院

中国的民居建筑以四合院最为广泛,汉族、纳西族、白族广泛流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部分流行。四合院也是中国最典型的民居建筑,因为它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的传统观念。四合院的特点:

①四合院的院墙

院落四面均有墙壁,墙壁没有窗了,仅有大门与外面相通,一家之活动,均在院墙之内,与外面不相沟通,所以它是封闭观念的符号。

②四合院的房屋布局

房屋布局与家庭成员的住房安排有严格的规定。房屋建筑一般是正房高于侧房,住房安排,一般是家长正房,即住堂屋之右侧,兄弟子侄住侧房或耳房。家长支配全家的地位,在住房位置上即有充分体现,所以它是家长制的符号。

③四合院的堂屋

专门设有堂屋,堂屋作用犹如中国古代的明堂,堂屋中有“天地君亲师”之神位。婚丧之礼,即在堂屋举行。生于家,婚于家,终身不离家庭的温暖。家庭成为生养安息之所。夫妇于这神位之前交拜而举行婚礼,显示夫妇之道通于天地之道。死后停框于堂屋; 家长寿诞,在堂屋举行,以之传递尊长敬老的伦理传统; 堂屋之中,既含有政治、社会、教育、文化之精神,又是人们明确责任。中国的堂屋融汇民族文化精神于家庭生活之中,是神圣化了的家庭,所以,四合院是中国人伦理的符号。

④四合院的回廊

四方房屋之下皆有檐下同廊,檐下回廊和天井成为各房成员交融感情的场所,所以四合院又可以成为融汇亲缘感情、增强内聚倾向的符号。

(2)干栏式住房

①干栏式住房受自然条件限制

干栏式住房是另一种广泛流行的民居建筑,南方亚热带地区的民族多采用这种建筑形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