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护理主管护师题库>内科护理学题库

问题:

[单选,B型题] 男性,30岁,发病一周,巩膜重度黄染,肝界缩小,神志不清,躁动不安,血清总胆红素310μmol/L,ALT200单位,凝血酶原活动变为19%,最可能的诊断是()

A . 急性黄疸型肝炎
B . 胆汁性肝硬化
C . 急性重型肝炎
D . 淤胆型肝炎
E . 中毒性肝炎

以下关于中药制剂制备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浸出过程是去粗取精的过程。 乙醇和水分别作为浸出溶剂,不能混合使用。 应用适宜的表面活性剂能提高浸出溶剂的浸出效能。 浸出过程是以扩散原理为基础的。 一般药物的浸出实质上就是溶质由药材固相转移到液相中的传质过程。 EQ构成要素中的第一位是:() 社会意识。 自我意识。 社会技能。 自我管理。 患者,女,56岁,因右眼剧烈胀痛,偏头痛,视力严重下降就诊。发病前一天晚上因在昏暗的灯光下玩麻将至深夜而引发。检查:右眼视力0.1,右眼混合充血,角膜雾状水肿混浊,前房浅,瞳孔中度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晶状体轻度混浊,余窥不清。此时首先应考虑的检查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测眼压。 查视野。 眼电图。 查房角。 气雾剂的质量评价不包括() 安全、漏气检查。 装量和异物检查。 融变时限。 喷射速度和喷出总量。 有效部位药物沉积率。 醋淬品水分不得超过() A.10%。 B.13%。 C.14%。 D.15%。 E.20%。 男性,30岁,发病一周,巩膜重度黄染,肝界缩小,神志不清,躁动不安,血清总胆红素310μmol/L,ALT200单位,凝血酶原活动变为19%,最可能的诊断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重型肝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①黄疸迅速加深;②肝脏进行性缩小、肝臭;③出血倾向,PTA(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④迅速出现的腹水、中毒性鼓肠;⑤出现肝性脑病症状;⑥肝肾综合征。根据病情和病程,临床把重型肝炎分为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故1题选C。淤胆型肝炎主要表现为:①黄疸具有"三分离"的特征:黄疸深,但消化道症状轻;ALT升高不明显;PTA下降不明显;②黄疸具有"梗阻性"特征,主要为肝内胆汁淤积。故2题选D。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