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803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文学)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乐府

【答案】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这一概念首先由白居易提出来。他曾把自己担任左拾遗时写的“美刺比兴”“因事立题”的50多首诗编为《新乐府》。新乐府的特点有三:一是用新题,白居易以新题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二是写时事,白居易继建安诗人及杜甫美刺传统,以新乐府专门美刺现实。三是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白居易、元稹等人倡导“新乐府运动”,以诗歌来补察时政,诗歌“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并明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一整套理论,他们写作了大量新乐府诗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代表作家及作品有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元稹的《田家词》《织妇词》,张籍的《野老歌》,王建的《水夫谣》等。

2. 盛唐气象

【答案】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宋代严羽《沧浪诗话》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一者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盛唐气象”,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感情饱满,基调高亢,“文质取半,风骚两挟”; 形式完美,体裁皆备,风格明朗,技巧精纯; 语言清丽,音律和谐。诗歌中洋溢着一种昂扬进取、积极振奋的时代气息,回荡着热烈奔放、乐观欢快的青春旋律——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他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

3. 神话

【答案】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神话主要分为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英雄神话、发明创造神话等。在中国古典文献中,除了《山海经》等记载神话比较集中外,其余则散见于经史子集等各类书中,往往只是片断,有故事情节的不多。

4. 论语

【答案】《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论语》成书在战国初年,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每篇标题取自首章首句中的两个字,各篇之间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没有共同的主题。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汉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是儒家学派经典之作。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了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论语》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

5. 七宝楼台

【答案】七宝楼台是南宋词论家张炎对吴文英词的比喻。张炎《词源》卷下称:“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意谓语言魅力,结构离奇,而意思不相连属。数百年来,或言晦昧,或言组钉,多数人对吴文英的词不理解,总未能说清吴文英词的好处。吴文英词的突变性章法结构是具有超前性的,类似于现代意识流手法。因此,古人对吴文英的指责是可以理解的,而吴文英在章法结构上贡献也是值得称赞的。

二、简答题

6. 请结合作品具体内容,分析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红娘、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春香这两个人物形象的主要异同。

【答案】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红娘、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春香虽然不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然而作者都赋予她们鲜明的个性特点,是剧情发展的重要人物。

(1)相同点

①红娘和春香的身份相同,都是婢女,社会地位低下,是受气挨打的角色。

②从红娘和春香的性格来说,她们都充满活力,活泼开朗而又机灵聪慧。二者都属于心计不深而且兢兢业业为主上服侍的那类。稍有不同的是,红娘更机灵些,而春香更稚嫩些。

③红娘和春香在推动剧情,促成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上都起了重要作用。

(2)不同点

①红娘和春香给读者的整体印象不一样

红娘举止大方得体,端庄而又礼貌,出语不凡,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春香则显得孩子气。有孩子的天真无邪,率直顽皮。

②红娘和春香在剧中存在的意义不同

红娘是崔莺莺和张生之间的连结,她符合大众的接受和欣赏特点,很自然地成为剧情发展的

积极联络者和推动者。而春香是服侍和陪读的丫鬓,她是作为杜丽娘的陪衬而存在的。

③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程度不同

《西厢记》中,红娘的反抗是有自我意识的,是自觉的,始终站在反抗封建礼教的前沿,表面看是想使“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实际上却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是女性意识在封建礼教下的觉醒,她早己把封建的婚姻制度和传统观念统统地抛弃了。春香就不同,她的反抗是无意识的,她的叛逆性格来源于她天生爱美爱自由的本性。她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是不自觉的,她的反抗主要是对先生的教学和到大花园去玩耍。春香的这种反抗只是杜丽娘反抗的陪衬。

④红娘和春香所处的环境不同

红娘生活的环境较艰难,相国夫人和崔莺莺都心计深重,做事遮遮掩掩。崔莺莺把她当作母亲安插在身边的间谍,而夫人又认为是她带小姐出去学坏的,红娘两面都难做人。而春香生活的环境较为轻松,杜丽娘和她之间没有明显的阶级划分,属于玩伴的关系。

7. 简述明代前后七子派的代表人物。

【答案】(1)明代前后七子派的代表人物

前后七子,是前七子和后七子的合称。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有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和王廷相,主要以李梦阳为核心。后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为代表,其中王世贞的声望最显、影响最大。

然而,前后七子振兴散文诗歌的目的并未达成,其原因有二:一是他们以模拟为创作法门,因此作品缺乏独创的精神与风格; 二是前后七子或互相标榜,或互相排挤,把持文坛,目空一切。洁身自好的让人感到厌恶,无不望而却步。总体来说,前后七子过分重视古人诗文的法度格调,从而束缚了他们的创作,一直难脱蹈袭的窠臼。

8. 简要分析评述《孟子》中的重要思想观念。

【答案】《孟子》中的重要思想观念主要有:

(1)《孟子》中的生命权意识

①孟子仁义思想中的生命观

儒家正统法律思想“贤人之治”的渊源之一是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的人生价值观。同时,作为对“舍生取义”的一个补充,孟子提出了“权”的范畴。在具体事件中实践“义”的程度适宜与否,要根据当时的情况,遵照“权”的精神来确定,而不是味地强调“舍生取义”,去作无谓的牺牲。另外,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正因为如此,人生来就具备仁义之心,对仁义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仁义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孟子反对人们自暴自弃。在孟子看来,仁、义与生命是融为一体的,弃仁义便是毁生命,毁生命便是弃仁义。在个体生命与个人理想二者之间,孟子并没有偏废任何一方的取向,而是将二者紧密融合在一起。

②孟子天命观中的生命意识

孟子继承了孔子“尽人事而待天命”的思想。他一方面重视天命的作用,认为顺天者存,逆天者亡,人要安顺天命; 但另一方面,这种安顺天命是有条件的。在孟子看来,天命的实现离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