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344风景园林学基础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中国园林的造园准则是( )。
A. 师法自然
B. 天人合一
C. 因地制宜
D. 有定法,无定式
【答案】D
【解析】中国的造园理念是“天人合一”,造园准则是“有定法,无定式”。“定法”是指师法自然,“虽有人作,宛自天开”,不可露任何人工雕凿的痕迹; “无定式”则是讲选址没有特定的要求,可以随形赋势,地有起伏,水有来源便行,即因地制宜。
2. 留园中的“冠云峰”是采用了下列石材中的( )。
A. 英石
B. 太湖石
C. 灵璧石
D. 宣石
【答案】B
【解析】冠云峰位于留园东部,林泉者硕之馆以北,因其形又名观音峰,是苏州园林中著名的庭院置石之一,充分体现了太湖石“冠云峰瘦、漏、透、皱”的特点。冠云峰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
3. 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是( )。
A. 颐和园
B. 拙政园
C. 留园
D. 寄畅园
【答案】A
【解析】A 项,颐和园在北京的西北郊,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行宫御苑,占地约290公顷。B 项,拙政园为江南园林的代表,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其建园艺术以水见长,自然典雅,庭院错落,花木为胜。C 项,留园是中国著名古典
园林,位于江南古城苏州,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D 项,寄畅园位于无锡,属山麓别墅类型的园林,其园景布局以山池为中心,巧于因借,混合自然。
4. 中国古代园林中属岭南类型名园的是( )。
A. 何园
B. 沧浪亭
C. 清晖园
D. 豫园
【答案】C
【解析】岭南园林有广东园林、广西园林、福建园林、台湾园林、海南园林等,具有开放性,多兀性和兼容性,丰富多彩,风格各异。清晖园设计精巧、布局细腻,属于岭南园林。A 项,何园是扬州住宅园林的典范; B 项,沧浪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属于江南园林; D 项,豫园是上海园林的代表,属于江南园林。
5. 在视点与风景点之间点缀些花草树木或其他过渡景观,以使景色错落有致的园林构景手法是( )。
A. 夹景
B. 借景
C. 添景
D. 框景
【答案】C
【解析】添景,是指在视点与风景点之间点缀些花草树木或其他过渡景观,以使景色错落有致的园林构景手法。A 项,夹景,是指为了突出理想景色,将左右两侧以树丛,树干,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的构景手法; B 项,借景,是指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 D 项,框景,是指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者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即用有限的空间框架去采收无限空间的局部画面的构景手法。
6. 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现代公园是1868年建于上海的( )公园。
A. 黄浦
B. 中山
C. 复兴
D. 虹口
【答案】A
【解析】黄浦公园,建成于1868年8月,现位于上海市山东一路28号,占地31亩,绿化面积10.92亩。东濒黄浦江,南邻外滩绿带,西沿中山东一路,北接吴淞江(苏州河)。公园把上海
市人民英雄纪念塔、外滩历史纪念馆、大型浮雕及纪念塔广场等与公园园林景观融为一体,集观光、体闲、教育之功能,是外滩重要景观之一。黄浦公园是上海、也是中国第一座公共园林。
7. 半亩园、瞻园、瘦西湖、畅园分别位于( )。
A. 苏州、南京、扬州、苏州
B. 南京、上海、苏州、扬州
C. 北京、南京、扬州、苏州
D. 苏州、上海、苏州、扬州
【答案】C
【解析】①半亩园是一处建于清代的汉族古典园林建筑。清初兵部尚书贾汉复的宅园,位于北京东城黄米胡同,今仅存遗迹。
②瞻园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一座园林,至今己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素以假山著称。
③瘦西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
④苏州畅园是一处始建于清代的古典园林建筑。
8. “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实现了统一中国的宏愿,秦代园林中最为知名的是( )。
A. 上林苑
B. 阿房宫
C. 一池三山
D. 秦王宫
【答案】A
【解析】上林苑原为秦国的旧苑,至晚建成于秦惠王时,秦始皇再加以扩大、充实,成为当时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它的范围,南面包括终南山北坡,北界渭河,东面到宜春苑,西面直抵周至,规模可谓大矣。苑内最主要的一组宫殿建筑群即阿房宫,是大朝所在的政治中心,也是上林苑的核心。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宫、殿、台、馆散布各处,它们都依托于各种自然环境、利用不同的地形条件而构筑。上林苑内有专为圈养野兽而修筑的兽圈,并在其旁修建馆、观之类的建筑物,以供皇帝观赏动物和射猎之用。上林苑内森林覆盖,树木繁茂,郁郁葱葱。除了八条大河之外,还开凿了许多人工湖泊,如牛首池、镐池等。
9. 以下哪个描写不属于秦兰池宫? ( )
A. 引渭水为池
B. 筑为蓬莱山
C. 周驰为阁道
D. 刻石为鲸鱼
【答案】C
【解析】“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描绘的是阿房宫的场景。